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见证真实,坦诚分享!Witness the truth, share honestly!

关于城市头条   网站公约   用户协议   侵权投诉指引    本网矩阵   官方微博   sitemap   城市号入驻/登录

柯淳、何健麒上综艺、申浩男拍杂志、王格格做主持...短剧人“出走”短剧圈!?

2025-03-08 00:51来源:钛媒体APP编辑:采小编

短剧,综艺,杂志,柯淳,何健

文 | DataEye

当观众们还沉浸在强刺激、快节奏的短剧叙事中时,那些在短剧屏幕叱咤风云的演员们,正悄然进行着身份的转变。

一、一大批TOP级短剧人“出走短剧圈”

DataEye研究院发现,今年开始,短剧行业密集出现一轮新现象:一大批TOP级短剧演员今年开始“出走短剧圈”,拥有更多新身份。

比如,在综艺《无限超越班》开录现场,短剧演员柯淳、何健麒现身,后者还在满是标签的墙面上选择了“绝不带偶像包袱”的标签,自称“自己本身也不是偶像”。

柯淳、何健麒上综艺、申浩男拍杂志、王格格做主持...短剧人“出走”短剧圈!?(图1)

又如,另一位短剧TOP级别演员王格格,也在近期以“特邀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2025某广告巨头短剧行业生机大会。

再如,何健麒、马小宇、申浩男、赵柯淳四人也在《时装男士》爱上短剧特别专刊中,拍摄了一组时尚大片。

柯淳、何健麒上综艺、申浩男拍杂志、王格格做主持...短剧人“出走”短剧圈!?(图2)

上综艺、做主持、拍杂志,这些TOP级短剧演员们纷纷实现了从“短剧演员”向更多演艺身份的转变。

事实上,有类似“走出去”想法的短剧演员不在少数。

在刚刚过去的微短剧盛典“短剧开YAN—深圳湾·DataEye剧查查之夜”上,“短剧一哥”孙樾表示,未来若有机会,无论横屏还是竖屏,希望能出演各种类型的角色;短剧演员左一也直言:“想尝试出演电视剧,通过与更加优质的演员合作的方式来提升自己。”

甚至不只是演员,幕后从业者也正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毕志飞导演刚刚杀青的第二部电影中,邀请了微短剧导演彭继磊和制片人王基远加盟。

二、为什么短剧人(特别是演员)密集“出走短剧圈”?

DataEye研究院认为,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①摆脱“短剧”的身份标签

由于微短剧行业兴起时间较短,其自身剧集质量较传统长剧往往也参差不齐。多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在影视圈中,短剧及短剧演员处在一种无形的“鄙视链”底层,类似此前的“网红”标签。

对于一名短剧演员而言,无论在圈内知名度再高,也难以摆脱“短剧演员”的标签。观众很可能“记不住演员名”。

无论短剧演员还是幕后从业者,只要能够成功“走出去”,便能够向外界证明自身实力,开拓更多资源。

②短剧行业利润大幅摊薄,再难“单打独斗”

除了“名”之外,对于“利”的追逐也是“走出短剧圈”的一大驱动力。

众所周知,微短剧行业最大的支出不是拍摄、制作成本,而是投流费用,甚至其投流成本占到最终收入比例的80%以上。

同时,随着监管收紧、观众要求提高,短剧内容成本也在进一步提高,这样的结果便是:短剧行业利润被大幅摊薄,且持续集中在广告投流平台,最终呈现出短剧制作方为广告平台打工的场景。利润摊薄,从业者纷纷出走也不难理解。

其中,不少短剧演员,都是“单打独斗”,没签公司或签小公司/工作室。这在越来越卷的行业中,愈发显得没有保障。在长剧、综艺、时尚界等更成熟、有底蕴的产业中得到曝光,有望让短剧演员获得更多签大公司的机会。

③“圈层化”现象严重,剧和演员都期待出圈

更深层原因,则是微短剧行业“圈层化”现象严重。

上文提到,微短剧行业最大的开支便是投流成本,这种过于依赖投流的商业模式也导致了一部短剧想要触达观众,往往需要付费推广,能够接触多少潜在观众,就要看推广花了多少钱。

进而,在这一模式下会出现一部短剧只在圈内传播,圈内很火,但圈外却没什么知名度的情况,距离像传统影视剧一般破圈传播还有很远距离。类似《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这样达到破圈效应的短剧,可谓极少。

同时,短剧从业者中,TOP级短剧明星往往也是年轻人、吃“青春饭”,因此想要“出圈”的心态会更加紧迫,因此便产生大量“出走”现象,以希冀打破圈层,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进入更大的市场。

三、短剧成“围城”:有人想出去、有人想进来

一批短剧人“出走”短剧圈的同时,却也有一批传统影视从业者积极入局。

2024年1月,抖音联合周星驰推出“九五二七剧场”,并先后发布短剧作品《金猪玉叶》、《金猪玉叶第二季》、《大话大话西游》。

曾饰演《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李若彤也在去年主演了一部女性励志短剧《午后玫瑰》。

传统影视剧演员舒畅,时隔7年之后再次拍戏,同样选择了短剧,其主演的《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锦绣传》两部短剧作品均在今年1月份上线。

如今的短剧圈似乎陷入一种“围城效应”: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这一现象背后,DataEye研究院认为:

首先,是外行人看热闹,将入局短剧视为一种“创新”、“勇于尝试”的新路径。当然,这样的结果有利有弊。

利,如周星驰、舒畅等传统影视圈重量级人物,本身便自带明星效应,通过其名气与粉丝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会带动许多圈外人增加对其短剧的关注,提升整个短剧行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柯淳、何健麒上综艺、申浩男拍杂志、王格格做主持...短剧人“出走”短剧圈!?(图3)

其次,作为高知名度演员、导演,周星驰们借助自身传统影视剧经验也有机会提高短剧质量,进而推动行业内容升级。

弊,由于隐性“鄙视链”的存在,周星驰们入局短剧或许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个人品牌、价值造成一定影响,争议。同时对比短剧演员,影视明星的高片酬也会进一步拉高短剧制作成本,进而导致产生盈利压力。

其次,如今短剧产业高度分化:小程序竖屏短剧、横屏短剧、文旅短剧、品牌定制剧等,正在成为不同的物种——短剧和短剧,天差地别。

2025年,微短剧可能会分化成三条发展主线:

其一,是短视频逻辑的延续,以小程序竖屏短剧为代表,本质是短视频的剧集化,赚的是付费+分账的钱。

其二,是传统影视内容“微短剧化”的逻辑,以横屏短剧为代表,本质仍是长剧/迷你剧,赚的是分账的钱。

其三,是高层意志、资本意志推动的逻辑,以文旅短剧、品牌定制剧为代表,本质是广告片,赚的是资本/补助的钱。

说回到“短剧人出走短剧”这个话题,本质上,他们出走的是第一种,一是因为这种模式付费+分账的钱越来越难赚,特别是IAP模式;二是因为这种模式,本质赚的都是“辛苦钱/效率钱”,吃的都是“青春饭”(对于演员更是如此),且随着短剧的“死亡率”提升,对从业者而言,付出、回报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2025年,我们可能会见到更多短剧人“短而优则长”、“短而优则综”等情况,甚至有望见到短剧演员明星代言大众消费品。

出走,亦是出圈和出发。

希望微短剧从业者,能走向更广阔、更成熟的舞台继续发光发热。也希望随着短剧人获得更多曝光,这一行业的优秀从业者能撕掉标签,被挖掘、发现。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柯淳、何健麒上综艺、申浩男拍杂志、王格格做主持...短剧人“出走”短剧圈!?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短剧   综艺   杂志   柯淳   何健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4 城市头条公众媒体平台 csttcn.com chengshitoutiao.com 城市头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城市头条媒体平台《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4SR0880993

关于城市头条 | 本网管辖法院:辽源市龙山区人民法院 | 用户协议 | 侵权投诉指引 | 政策隐私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更不提供任何广告投放,文章中标注来源“采小编”的为机器人采集大数据结果,不代表本网观点,城市头条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如认为侵权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之规定请邮件通知删除(不必诉讼),依据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网络服务平台不承担赔偿责任:news@newsgo.com | 或点击城市头条撤稿删除通知 我们收到立刻删除。 备案号:城市头条媒体平台《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4SR0880993吉ICP备2020008037号 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