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待
刚刚上映的《志愿军:存亡之战》里面的第一场戏,就让人印象很深。
作为一部大制作、大场面、全明星阵容的战争历史类大片,影片开场的设置却有意做得很小:
就是李家这一家三口难得的一次相聚。
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仅有那么三四场戏,而且,那段节奏又飞快,大家都急匆匆的,匆匆相聚,又匆匆离开,甚至话都没说上几句,就各自奔向了战场。
但,虽然只是这么几场戏,却好像整部戏的一个魂儿,它串起了这一整部电影,有明线有伏笔,马上就让整部电影有了更多神采。
使这满是血与炮火的战场,多了些情感的味道,也就有了更多温度。
这使得这部场面宏大的战争大片,有了更多血肉。
没错,《志愿军:存亡之战》当然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志愿军战士的电影,还是一部关于英雄的电影。
但,就好像那句经典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英雄,首先也该是一个人,是有血有肉、有喜悦与悲伤的人。
而这次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很显然也是想从这方面有所表达。
即便这确实是一部战争大片,而且,影片对铁原狙击战的描述也非常立体和全面,包括很多战略、战术的演示,具体实战场面的描写,都非常细致。
但是呢,如果只有这些战争的大场面,是不停地冲锋、扫射、牺牲,场面倒是很刺激,但留给观众的回味,一定不会太多。
而真正会让我们记住的,必然是一些小人物,一些小事情和小细节,丰满了这些,电影才会更容易跟普通观众产生共鸣。
就好像张宥浩饰演的杨三弟,是一个专门记录战损的士兵,虽然会被其他战士生气地呵斥他晦气。
但,他就是要记录下这些名字。
每一个牺牲的战士,都不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恨有爱的人。
所以,这部《志愿军:存亡之战》就是要帮这些英雄角色丰满起来,有血肉起来。
当然,《志愿军:存亡之战》首先还是一部战争历史题材,是一部大片。
就好像本片的票房开局就猛超预期,
接下来的票房表现,也是超出购票平台的单日预测,一扫映前对这部续作的“唱衰”之势,出师大捷!
而且,从战争大片的角度,这部电影也确实很精彩。
就好像上面提到的,第二部的叙事节奏非常之快,印证了陈凯歌曾说过的那句“风驰电掣”;
此外,实战场面更极致,战术呈现更具体,人物勾勒更微观。将“存亡之战”——铁原阻击战的战略背景和战术打法都呈现得清晰、透明。
观影中大家的心情也高频跌宕起伏:揪心、震撼、泪目。
毕竟这是一场2.5万志愿军对近5万“联合国军”的绝地反击之战,却打出了一场轻步兵史上的巅峰之战。
双方武器装备和物资补给,悬殊极大。
并且,来势凶猛的重装甲敌军,还实行火力制胜的疯狂打法。
疯狂到什么程度呢?
平均每门炮每天发射炮弹350发,一夜能用44000发炮弹。这种弹药消耗,也被称之为“范弗里特弹药量”,堪称恐怖。
但我志愿军战士却坚持鏖战12昼夜,最终将“联合国军”打到谈判桌前。
而这种敌我悬殊的战争,注定就会非常精彩。
因为,虽然大家都知道,最终志愿军战士们确实创造了奇迹,但他们到底是如何实现奇迹的,又做了哪些准备与牺牲,这部电影里,其实都有很详细的描述。
是触目惊心的,也是让人热泪盈眶的。
不同于那种全景式的超级战争大片,这次对战争的描绘其实更加具体,是那种短兵相接,甚至有很多肉搏场面,也让战争场面的血腥和残酷程度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细节上,会有很多对于战术细节的描绘:
比如:“联合国军”的作战特点是“美式橄榄球”方式,主力在行军中绝不肯将自己的侧翼和后方暴露给对手,必须形成一条线向前进攻,这种作战习惯给了志愿军绝佳机会。
而189师师长蔡长元(韩东君饰)把全师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分成了200多个战斗单元,分布在20公里的宽大正面,每个阵地都成为一根插在“联合国军”身旁的“钉子”。敌人陷入了不断“拔钉子”作战,不可避免地放慢了前进节奏。
这种两边各自出招,战术对决的方式,会让影片增加很多智斗的快感。
而从战术细化到具体作战方式上,同样有非常多细节的描写与刻画,也让整场战争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毕竟,敌人的武器装备远远先进与强大于我们,但是,我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击败的敌人,获得的胜利,这是影片必须要讲清楚的一个问题。
所以,影片用了很多一部分时间,去细致描绘这些作战细节,很紧张,也很精彩。
就包括与敌军的坦克作战,就展示了多种方法。
当然,其实每种方法,最终都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的。
这里面也有非常多、非常精彩的细节描写,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片中那一位无名小战士,以身示范的“抵近进攻”。
吴本正(朱亚文饰)这个角色在第一部时,带着一种正向的态度提出了一个疑问:
凭什么认为可以打赢?
这基于他的理性和依赖数据的态度。因为敌我装备悬殊过大,想打赢这场战斗难如登天。
第二部中,当吴本正真正走入战场的时候,他才得到了抵近进攻的信息。
年轻的小战士前面还吃着果子,提出武器的使用感受,后面紧急作战时则迅速反应,勇敢抵近投弹,就牺牲在了吴本正眼前。
“抵近”这个信息,小战士在说的时候,几乎是轻描淡写。
但这个轻描淡写和下一秒的勇猛无畏之间的对比,把吴本正的内心击碎。
所以,吴本正也被感染,他从怀疑到相信,再到崇敬,最终加入——钻进敌人坦克打敌人。
观众的视角其实与吴本正的视角缝合,见识到了志愿军钢少气多的威慑力。
是的,其实志愿军们就是这么把命豁出去,干!
最终,志愿军也让敌军彻底领教了人类轻步兵的巅峰之战。
就像陈凯歌导演之前所表示的,第二部与第一部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写战场上的人。
所以,我们才得以在第二部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角色,如上面提到的李家三口,或者那个小战士。
以及经历过松骨峰战役且患上失忆症的孙醒(陈飞宇饰)——记忆失去了,但作战能力和精神就像肌肉记忆一样,敏捷如初。
战损记录员杨三弟(张宥浩饰)则喊着“我早就是个战士了”,终于拉开了巴祖卡打掉敌人坦克,战士杨传玉(李卓阳饰)在“水淹七军”的战斗中也牺牲得十分惨烈。
每个战士,都诠释了他们为何而胜的根本——
不仅仅是战术,也不仅是智取,关键也在于不怕死、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
他们的感受、遭遇与种种细节,让”英雄“这个词也变得更加立体了。
难忘的细节还有,张子枫饰演的李晓,对着“联合国军”宣战的时候,唱了一首传统民歌,就是那首大家都很熟悉的《黄河对口曲》。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
这首歌的使用,也是颇有心思的,除了歌曲本身的含义,更勾起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还是那样,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在这片狰狞的战场上,唯一的希望关乎于物象、色彩与气味。
“你们河南种大豆,我们江西种芝麻”,食物与想家同构。
一丝的甘甜,是彭总司令送的一颗糖,是军工专家分给战士们的山果子。
食物与敬意同构。
一丝的香味,是那本子里夹的干花,那就是“好日子的味道”。
食色气味,是这部电影中很克制的情感表达。
很精妙地折射了战士们物资的匮乏、意志的顽强,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许。
这种小、具体和简洁的设计,胜过热血誓词和豪言壮志,让人从心底生出巨大的难过。
这些都让我们能从更复杂的角度来看待战争,而英雄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名词,它与智慧、专业、意志力、人情味并存。
谁也不想要牺牲,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去牺牲自己,他们也给了英雄更丰满的定义。
关于“英雄”,也一定少不了朱一龙饰演的李想,这是这部的核心角色,而且有人物弧线的。
导演让观众从李想作为“儿子”的角色进入这部电影,拒绝从一开始就交代李想是英雄,而是将他塑造成一个不会表达感情的哥哥,一个想跟父亲叫一点板的儿子。
所以他一出场是被罚站,被按头认妹妹,他显得手足无措。
而他在第一次杀敌时,却足够狠。望向家人,温柔亲切;直面强敌,冷酷冲锋。
这形成强烈反差。
而最终他的行动,也变得更加让人感动。
而且,导演在设计李想这个角色,以及李家三口的时候,总感觉是有意在致敬了经典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英雄儿女》,不但李家三口的人物关系可以跟《英雄儿女》王成、王芳与田文清三人对得上。
而且,李想最后手握电台,戴着耳机准备迎接牺牲的造型,也总会让人想起当初的英雄王成。
或者,陈凯歌导演,也是希望以这种方式,去致敬昔日的经典。
更重要的是,他想表达的是,无论是王成,还是李想,都是千千万万志愿军中的代表。
这是铭记英雄、铭记历史的动人方式。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是一部战争巨制,更是一段民族记忆的重现。
陈凯歌导演表示拍《志愿军》三部曲最大的动力,是害怕这些人被遗忘。
他们搏来的今天,我们永不会遗忘。
因为最可爱的人会在我们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走出影院,我们会告诉更多的朋友,让他们来看这部电影,去尝一颗糖,去闻一闻花香,这都是70多年前战场上的志愿军们希望我们能感受的。
我们感受到了好日子的味道。
而他们终将永垂不朽。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