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这部,荒诞,杰作
拿下今年法国恺撒奖最佳动画片奖的《琳达想吃鸡肉!》拥有一种孩童般的强烈表达,一如片名后那个执拗的感叹号。
它传达着一种充沛的情绪,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即便只是一件像“想吃鸡肉”那么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的事,也足以用上感叹号去喊出那汹涌的渴望。
《琳达想吃鸡肉》
《琳达想吃鸡肉!》缘起于一次很简单的误会,琳达的母亲波莱特冤枉琳达偷了戒指,母亲为了弥补琳达,她答应琳达为她做有着爸爸味道的辣椒鸡肉。
可当时的巴黎正处于罢工期,没有商店开门,波莱特只得去养鸡场“偷”出了一只鸡。
影片的绝大部分情节都可以总结为“一只鸡引发的混乱”,当这只逃跑的鸡搅动巴黎全城,甚至引来了警察之时,我们就跟着主人公的步伐开启全城大追击之旅,也看遍了各色人等在大罢工背景下的生活状态。
但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比起终于拿到了这只鸡,波莱特的根本问题是她几乎不会做饭,就连“如何杀死一只鸡”也无从下手,甚至尝试用塑料袋把鸡闷死。
当她连杀鸡也得找人帮忙时,故事便因此拓展到更复杂的社区生活,我们也从这种荒诞化的表达里窥见了单身母亲养育女儿的不易。
导演兼编剧塞巴斯蒂安·洛登巴克和基娅拉·马尔塔将《无手的少女》中那种线条加色块的手绘风格延续至此,并以极其浓烈的色彩,为我们重构了琳达眼中的巴黎和这场闹剧。
颜色就是影片的密码,琳达的视角则是为我们解码的关键。
毕竟,在全片中,琳达是想吃鸡肉而引发闹剧的始作俑者,她不时跳脱出叙事的行为,都像她所代表的黄色那样,为我们点明了某种表现主义的美学意味。
其他的颜色则足以为我们揭示人物乃至城市的历史。那只鸡的红色与爸爸的颜色关联,波莱特的橙色与琳达的黄色则对照出母女之间的相似但不同;
粉色的姨妈有着与之呼应的浪漫习性——喜欢吃糖,警察则用蓝色标志了他们的系统性身份。
这些色彩常常会溢出人物的线条边框,它们总是随着以琳达为首的主角们的视点而变幻:当镜头拉远,主角沉浸入自己的世界,人们就会变成模糊的光斑;
当主角转移注意力,不再在视觉中心的人物便会逸出线条,甚至失去五官,成为叙事虚焦里、景深外的那些并不重要的东西。
《琳达想吃鸡肉!》也因此在二维的手绘世界里实现了某种三维的立体式景深,同时也在这种时而散焦、时而聚焦的视角里,为身为观众的我们提示着世界真正的中心:
这场闹剧之下,那个失去父亲的女儿,以及失去爱人的女人,正以何种方式面对自己的人生。
这或许本该是个悲伤的故事,就像片中的一幕,波莱特在夜间与琳达对话,导演并没有“画出”她们,只是勾勒出了她们的线条,此时黑暗填充了她们的身体。
但恰巧是亮色的线条部分,才让人看出了这对母女。此种明暗之间的冲撞共存,就如同这充满嬉笑与荒诞的一天,底色,其实是失去亲人以后的漫长时日。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