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赤热,狂看
“芯”原创——NO.52
影视产业,能拍好芯片创业剧吗?
文 I 一休
报道 I 芯潮 IC
ID I xinchaoIC
图片来源 | 电视剧赤热微博
近几年,在广电总局的倡议下,聚焦现实题材的的作品越来越多。最近,一部聚焦半导体科技领域的商战创业剧《赤热》登陆央视八套开播,存在感在业内拉得满满的。
很多芯片行业从业者,从开播前就对这部剧抱有不小的期待。有人积极号召家属一起观看,希望和家人孩子稍微解释下自己的职业;也有人抱着回顾中国半导体20年迭变的想法,想从科创人的赤子之心与奋斗历程中汲取一些精神力量;当然比较多的,是希望在找找乐子找找茬之余,积累点职场闲聊话题。
从业人士视角下的行业剧,究竟真实不真实?科技梦想与影视创作还有哪些芯碰撞?狂看20集后,我们有几点不吐不快。
一星骂、五星夸:《赤热》
看得业内人的天灵盖都紧了?
01
根据灯塔专业版7月28号发布的数据,赤热上线14天,正片播放量达到856.3万,市占率2.61%。作为一部兼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电视剧,《赤热》在播放期间多次登顶央视收视榜,也在豆瓣、小红书等平台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口碑。懂行的和不懂行的,打分都有各自的理由:
首先是很多朋友表示,张江程序员的穿搭风格、发量和电视剧不符:
谁能想到,看电视剧也能看得跟上班似的,成为芯片人的隔空团建
这也就自然避免不了,一些眼光毒辣的专业朋友,痛心疾首地捉虫:
一条最为陡峭的评论是:
此外,还有一些朋友的观后感特别另辟蹊径:
不得不说,下行周期,这还真有点狠狠共鸣了
诚然,《赤热》或许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疏漏与不完美,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提升,但这并不能遮掩它本身存在的光彩。而这也是很多观众打出五星的原因:
首先从主题上来讲,《赤热》是国产剧中第一次将芯片发展历程清晰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电视剧。剧中,男主携300名博士归国搞科研、隐喻真实事件的堂芯一号事件、及将以长城一号芯片为核心的小灵犀手机推出市场等情节,确实让人有所触动与共情。
其次从内容看点上来说,作为一部涵盖的受众是很大众化而非受年龄、性别的圈层所限制的电视剧,《赤热》不可避免要照顾到非专业观众的感受,将职场剧、商战剧、爱情剧融为一体,和荧幕内外的共鸣与共振扩圈。
别的偶像剧男主角创业的焦虑是:。。。
而这部剧里面晓明哥的焦虑是:O O O
在细节方面,虽然不能以绝对的真实感来要求每部作品,但现实题材的作品,场景需要尽可能贴合人物设定,否则由此带来的疏离感无法让公众建立共鸣。据介绍,编剧虞璐琳亲自采访了包括展讯通信创始人武平、豪威科技联合创始人陈大同、上海华虹集团董事长张素心等在内的多位行业大佬,做到了很多剧都做不到的严谨。
狂刷20集后发现,虽然剧中部分专业内容可能存在不够专业的情况,在讲解一些知识时也稍显生硬,但能够迈出这样的一步,本身已经非常值得称赞。剧集在行业知识部分、时代感建立上不像其他脚不着地的国产剧被人诟病地那么悬浮。例如很多人吐槽的服装问题,除去海报所展示的,剧中人物也没有天天穿西装,黄晓明格子衬衫+拖鞋这种接地气的装扮,王鸥的爆炸头+喇叭裤,都还是比较符合年代与身份的设定,诸多配角的丰富立体的人设和故事线,也能够看到主创团队的诚意。
如果说鲜为人知的集成电路行业题材是抓住观众和业内人士好奇心钩子,那么从已经播出的二十几集来看,剧集收视能够持续上涨,靠的就是超过了大部分国产职业剧的情节和演绎。
但是不糟,不等于不能更好。
职业剧一直是国产剧的短板。影视作品的创作,如果不能平衡好话题、爆点、情节、专业度与细节的打造,就是不扎实的。恋爱剧情的冗长与拖沓,叙事节奏存在的断裂感,专业剧情、商战情节的轻轻带过,确实也是目前国内职场剧集的通病和需要改进的课题。
例如《赤热》一开始对两个人如何相识相爱做了巨细无遗的描述,而真正的重点,男主及其团队商战的经历反倒只有寥寥几笔就戛然而止。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的外卖刚刚打开,但是却发现你的电子榨菜已经!看!完!了!
小人物、大时代:
一代芯片人的创业图鉴
02
真实的人物故事与经历,可以为剧集注入了鲜活灵魂和深厚底蕴。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艰难起步,到过去的几十年间里屡战屡败,再到从技术封锁中迎难而上突破瓶颈,再到下行周期的百转千回,里面还有很多故事、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情愫可以挖掘。
据介绍,《赤热》主要讲一群清华半导体大佬的创业故事。就拿这所中国芯片产业的“黄埔军校”来讲,其实我们可以说的创业故事还有很多。前有紫光展锐、紫光国微、兆易创新、长江存储、韦尔股份、卓胜微等龙头公司为国产半导体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后有燧原科技、纵慧芯光、闻泰科技、地平线机器人等初创公司接过产业振兴的大旗,成为当今半导体圈的中流砥柱。
芯片行业的发展,靠的不是帅哥美女谈恋爱,靠的也不是几个归国学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靠的是一代又一代芯片人的付出和坚守,当然,还有刀刃向内的勇气。
比如,在《赤热》第12集中的“堂芯一号”事件,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在剧集中,海归李月带领团队成员打磨十六个月,终于研发出“堂芯一号”通讯芯片,张海潮发现芯片有问题,当众揭发李月,秦宇东也实名举报“堂芯一号”涉嫌造假,李月团队购买魔托公司的芯片,把上面的商标磨平冒充远航公司的芯片。
这段故事其实取材自“汉芯一号”丑闻,2003年,海归博士陈进宣称自己在上海完全自主研发出了一款世界一流的芯片,名为“汉芯1号”,该芯片号称和英特尔CPU同一水准,已是当时世界顶尖水平,举国振奋之余,陈进也因此被上海交大特聘为长江学者,出任微电子学院院长,拿到了上亿元研发资金。
然而,几年过去,这款芯片始终没有实现量产,只有陈进不断发声:汉芯2号的研发已经完成,汉芯3号、4号也基本接近尾声。直到2006年,有举报人在水木清华BBS上发帖《汉芯黑幕》,举报陈进造假,调查组介入后发现,所谓的“汉芯一号”,不过是陈进从国外购买摩托罗拉芯片,把原logo打磨掉加上“汉芯”标识的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集成电路”根本是无稽之谈。
此后,陈进的相关职务和荣誉被悉数收回。国家有关部委与其解除了所有科研合同,并追缴各项补贴、经费。这一事件不仅让本来满怀希望的国产芯蒙上耻辱,更严重挑战了科研诚信的底线。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这样的故事其实并不少见,武汉弘芯、济南泉芯一度也让人大跌眼镜,走得都是画大饼请地方政府和地方国资入瓮,钱烧得差不多之后工程停摆,员工遣散。暴雷的还有德科码、成都格芯、华芯通等一批“大跃进”式的半导体项目。
“向上创作”是影视作品的社会责任,观众在娱乐的过程中不止需要共情,还需要与自我、与社会的同频思考。芯片研究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够完成的伟大工程。和《赤热》这部电视剧一样,如果缺乏揭伤疤、直面不足的勇气,那么吹捧将宠坏了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就是这么开始的。
澎湃的创业奋斗故事、科创兴国的精神内涵,侧面反映了整个时代,让人产生共鸣、热血沸腾。聚焦行业话题的作品,不该只让部分人群高潮,更多突破话题与创作难度的上限的内容,也应该在时代洪流中被铭记与不断递增。而这种不断向上的精神,也正是承接了国家意志,也是当下我们最需要的力量。
结语:平凡且努力
是下行周期唯一的答案
03
芯片是工业的“粮食”,芯片重要性堪比粮食,是我国目前最亟待突围的产业之一。
影视剧向来需要以小见大,不仅要展示人与时代间的辩证关系,还得抛出更多关于时代与未来的新思考。在《赤热》之前,曾有一部也是聚焦芯片圈的电视剧《我的中国芯》,主角手搓芯片、披着玛丽苏外皮谈恋爱。这部的离谱国产剧,刚开播就遭到全网群嘲火速下架,下架后还继续被全网追着骂。
观众以为的主演:在进行中学生扩培小球藻实验
实际电视剧里的主演:在进行激光器研发
看起来高大上的芯片行业,离不开一大批企业的刻苦研发,离不开无数科研团队日日夜夜的辛劳,更离不开行业内默默努力的每一个人。在下行周期,平凡且努力构成了我们故事的大部分内容。我相信,关于芯片行业的创作视野,在《赤热》之后会被不断打开,现实与群像也将渗透进更多的作品中。
我们芯片人的故事,必将以更加精彩的方式延续到未来。
芯潮IC 快闪主题社群 :
《赤热》观影讨论 丨 欢迎大家入群唠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为芯潮IC原创,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资料,我司对所引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2、本文未经许可,不得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芯潮IC Group/
插播一条广告
芯潮IC 愿意为群友搭建沟通和传播的渠道,除提供干货分享外,还可以免费帮忙发布商业需求、异业合作、求职招聘……谢谢各位同行的捧场,也希望我们的文章和服务对你真的有帮助,一起“芯”向未来!
扫码添加芯潮IC编辑「叙白」
入群聊聊行业八卦~
深度解读丨
GPU性能提升1000倍背后
英伟达掀翻行业的另一把“镰刀”
深度解读丨
从一封信到一个量子军团
深度解读丨
10000家芯片公司“死于”2023
深度解读丨
融了170 亿,
芯片独角兽流血IPO
深度解读丨
天价H100流向黑市
更多精彩,点击关注
芯潮IC
微信号|xinchaoIC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