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砂,红军,装备,有多重要,贸易
《追风者》当然是一部谍战剧,但你还不能只当谍战剧看,因为该剧还反映了一些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通过剧情改编再现到了影视剧中。
本文要说的是《追风者》一次非常紧张激烈又非常重要的钨砂贸易谈判,这段剧情背后的历史值得我们去了解和铭记。
一、钨砂贸易谈判
在《追风者》第十六集里,苏区派了一位重要人物雷鸣来到上海,他担负的工作是和来自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代表汉斯进行钨砂贸易谈判,上海地下党徐诺和沈近真配合他的工作。
莱茵金属公司早已经和南京国民政府签署过钨砂供货协议,因为南京方面无法按时供货,汉斯前来谈判同时进行索赔。
由此,汉斯的大学同学同时也是国民政府央行顾问的沈图南担负起了和汉斯谈判的重任,不仅要尽量减少赔偿金,同时还要阻止莱茵金属公司和苏区合作。
淞沪警备司令部侦缉队林樵松则负责对汉斯进行监视,不仅防范他和地下党雷鸣见面,还想借机能够抓到雷鸣或其他地下党。
于是,围绕着汉斯和雷鸣,沈图南、林樵松和沈近真他们展开了一场明里暗里的钨砂贸易谈判大战。
当然,最后的结果对于沈图南和雷鸣来说都是圆满的,汉斯没能和雷鸣达成供货协议同时可以考虑减少对南京政府的索赔金额,而雷鸣则从汉斯那里得到了重要情报。
唯一倒霉的还是林樵松,他不仅没能阻止汉斯和雷鸣见面,还白白损失了两个手下,同时自己还被沈近真给耍了。
当然,那个被沈近真打晕当成假雷鸣来戏耍林樵松的人贩子则是活该,没打死他都算轻的。
为什么一个钨砂贸易谈判搞得如此紧张,这是因为钨砂贸易不论是对红军还是对南京国民政府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容不得失误。
二、养活十万红军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写过这件事:“他们(红军)所经营的钨矿是中国最丰富的,每年生产一百万镑这种珍贵的矿物,他们冲破国民党封锁,大获其利”。
斯诺所说的就是中华钨矿公司,这是苏区第一家重工业企业,也是红军第一家国有企业,同时还是苏区第一家盈利性企业,在历史上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国企”。
早在1907年,德国人就在江西南部发现了多个钨矿,到了1921年这里的钨矿开采和贸易已经开始,赣南农民纷纷到山里把“黑色石头”挑到码头上卖,有广东来的商人专门收购,给的价钱是一百斤八块大洋。
红军建立苏区后也发现了大有可为的钨矿生意,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华钨矿公司,组织部分红军战士配合当地三千多名矿工开采钨砂,然后进行洗砂加工成钨精矿,再组织运输队运到码头最后送到广东交易。
由于进行了规模化开采加工,每年钨砂产量稳步提高,也由于是公司化运营,销售价格也涨到了一百斤52块大洋。
当时的苏区经济非常困难,为了根据地建设和红军发展,苏区进行了樟脑、木头、纸张、烟叶、香菇、薄荷油等物资贸易,其中最成功的就是钨砂贸易。
从1931年到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前,苏区一共生产钨矿7830吨,为苏区换回了几百万大洋的收入,占了整个苏区财政收入的七成,不仅买回了部队急需的枪支弹药,还有布匹、食盐和药品,不仅养活了十万红军,还供应了苏区群众。
值得一提的是,《追风者》是非常尊重历史的,苏区的钨砂贸易并不是和德国公司开展的,当时苏区和盘踞广东的粤系军阀陈济棠达成了协议,钨砂主要卖给了陈济棠控制下的广东,陈济棠再将钨砂卖到国际上,买回来枪支弹药和飞机大炮装备粤军,后来他举兵反蒋的底气也有很多来自钨砂贸易给他带来的丰厚利益。
所以,《追风者》里汉斯没有和雷鸣达成贸易协议,而是偷偷告诉他陈济棠想买钨砂的情报,这个剧情改编虽然和历史并不相同但确实非常巧妙。
当然,这段剧情还是有潜台词的,汉斯代表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确实不可能和苏区达成协议,毕竟那样会破坏他们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合作,但无利不起早的他们可以找粤系军阀陈济棠供货,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拿到了至关重要的钨砂,还能避免和南京国民政府撕破脸。
三、装备德械师
钨对于军事装备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坦克、装甲车、穿甲弹和飞机以及民用的电话机、钟表和电灯泡都需要钨。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国的钨矿不仅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品位也要高出其他国家的钨矿,由于我国并没有能够消耗如此多钨矿的工业基础,因此钨矿主要用于出口贸易,这其中德国是最大的买家。
当时英美控制的殖民地是拥有钨矿资源的,但他们为了抑制德国军事的发展坚决不向德国出口钨矿,为此德国必须自己寻找货源。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加大了扩军备战的规模,对钨矿的需求猛增,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的军火商也没有销售武器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钨矿资源同时也急需先进装备武装军队备战日本的中国就成了德国的最佳贸易伙伴。
在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之前,德国就已经是我国钨砂的最大买主,当然其进货渠道主要是通过民间贸易,红军长征之后,南京政府占领了赣南主要钨砂产地。再加上1936年陈济棠反蒋失败,南京政府控制了我国大部分钨砂贸易,钨砂价格在1936年上涨到一千七百多元一吨。
《追风者》中汉斯和沈图南肯定还会再合作,而且中德之间的钨砂贸易也越做越大,南京政府向德国出口钨砂、桐油、猪鬃等物资,换回来的德国马克再从德国进口大量军火,由德国军事顾问协助,组建了多支以德国武器为主的部队,这就是在历史上很有名的“德械师”。
中德之间的钨砂军火贸易哪怕是在抗战爆发后依然没有停止,甚至交易量更大,一直到了1939年8月,也就是二战爆发前夕才完全停顿。
这就是曾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的钨砂贸易,感谢《追风者》能将这段历史的一部分再现到影视剧中,让观众对那段历史增加了一些认识。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追风者》钨砂贸易有多重要?养活十万红军,还装备了德械师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