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质,古装,遗憾,年度,全国
终于等到了,《大唐狄公案》!
改编自荷兰小说家高罗佩的同名经典推理小说。
连《唐朝诡事录》编剧都发文力挺:“我是高罗佩粉,最喜欢红阁子、四漆屏、朝云观…书中有个地方叫北州。但,我记成了南州。就写了黄梅杀、石桥图、众生堂三个南州故事。这也是唐诡中南州这个名称的由来。”
1969年,英国就拍出了六集英剧《狄仁杰》,外国人演狄仁杰。
1987年、96年孙承政(马昌钰)版的《狄仁杰断案传奇》至今被老观众视作经典,经典章节紫光寺、朝云观如今回看仍让人心里发毛。
2004年钱雁秋执导的《神探狄仁杰》达到狄仁杰剧集的巅峰。
狄胖胖的形象以及与元芳的破案二人组构成几代人的回忆。可惜后来三人组解体,神探系列后继乏力。
此后,徐克执导的狄仁杰系列电影彻底颠覆了狄仁杰的形象。
奇幻武侠、侦探推理,把狄仁杰拍成了一个绝世高手,并无意中开创了一种狄仁杰奇幻片模式。
几十部网大纷纷入局,一个“狄仁杰网大宇宙”展开, 但质量参差不齐,选角差强人意。
直到这部昨晚央八次黄金档开播的《大唐狄公案》。
汇集了周一围、王丽坤、钟楚曦、张嘉益、张若昀、张子健、尤勇智、姬他、李晨、刘端端、余皑磊、张晞临、印小天、何中华等几十位实力派。
没开播就创造酷站内预约历史纪录,同时被网飞买下了版权。说万众期待并不为过。
期待高,热度就高。
剧集上线的第一时间,收视轻松破一,最终承接《南来北往》的收视大盘,在央视次黄金档,也是关机潮到来后,拿下1.2%的不俗收视。
从热度看,已是妥妥的“新剧赢家”,但它的质量,能不能支撑这种热度播完32集?
连夜追完四集,可以说话了:《大唐狄公案》是一次对经典的复古和翻新。
那个观众记忆中的唐代神探,不仅会断案,而且会武功,两位好莱坞编剧的加入,还让剧集带着一股美剧气息。
但,到底值不值得追?
说实话,有些一言难尽。
有亮点,有意外,不吐不快,一起验货!
咱们先说三大亮点——
一、节奏畅快,悬疑氛围足,中式美学精致,三大亮点用心了
大家看《大唐狄公案》,当然是冲古装悬疑探案。
剧集采用单元剧模式,32集拍了凤印案、屏风案、黄金奇案、空葫芦、雨师传说、沙漠追凶、红亭子、云雀啁啾、朝云书馆这9个案件。
这也是《大唐狄公案》的第一个亮点:强节奏、强推理。
故事开场,就是狄仁杰放下夜壶、喝着羊汤吃着胡饼,通过洪亮头上一朵带着露水的槐花,判断出他早上去了国子监。
接着住满科考学子的客栈就让捕快围了。
因为东市明珠失窃,而据收贼赃的透露,盗贼与赃物就藏在这间客栈之内。
捕头要将所有住客带走审问,但这势必影响明日考生赶考。
狄仁杰才放下羊汤,起身查案。
先凭他住在客栈多日的观察,一一推理出房客的身份信息。
最后,揪出了一自称账房先生的窃贼,明珠,应该就在他的算珠里藏着。
但一番搜查,明珠却在客栈老板的算盘之上。
抓错人?
推理探案,在于细节。
两个算盘,一个沾满油垢,一个亮洁如新。
有人掉包。
这段戏,不仅简洁高效地带出了剧集的底色,更完成了狄仁杰这个角色的身手和智谋介绍。
但这只是开胃菜,接下来,故事启动了两条主线:一是奇案,二是狄仁杰的成长线,身处大唐长安城,除了案件本身,还要面对复杂的时局和叵测的人心。
古装悬疑剧那个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
第二个亮点:悬疑味儿重,埋线足。
狄仁杰剧的吸引力来源,当然在悬疑。
导演李云亮,执导过豆瓣8.0的剧版《风声》。
该剧一大特点,就是会埋下不少钩子,吸引观众不断地看下去,直到解谜。
这不,《大唐狄公案》刚刚开始,导演就动手了。
短短4集,两个伏笔三个钩子,让人不得不追下去,有够过瘾。
第一个钩子,天火。
这就是全剧真正的第一个案件,《凤印案》,由此奠定了剧集环环相扣的悬疑风格。
凤印失窃,天火降世。
武后最爱的梧桐树、嘉奖过的技班乃至为皇后养蚕的农舍统统被毁。
天遣?这跟还是布衣的狄仁杰有何关系?
因为一场“天火”,烧了狄仁杰和老友聚会饮酒的鞠水楼,十人死了九人,只剩狄仁杰一人生还,要不是张嘉益饰演的狄仁杰老师、当朝重臣魏无疾作保,狄仁杰当场就得折进案子。
这下,天火,必须查了。
从天火串联,引出凤印失窃,一路抽丝剥茧,最终将矛头汇集于武后新政,权谋斗争、朝堂暗算、人心复杂都被一把火烧出来了。
第二个钩子,是朝局。
剧集一大特点,就是融入了大量庙堂权谋暗战。
凤印失窃所以牵动朝野,在于当时的武则天,尚未称帝,此时是唐朝历史上的两圣时期。
帝后同朝,武后新政,触动世族门阀利益,朝野分为两派,倒后派代表,正是长孙卿。
天火案,是否和他有关?
盛唐气象之下波诡云谲,狄仁杰要查案,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权力漩涡。
恰逢长孙卿当街作秀。
狄仁杰顺势设局,从火烧梧桐树、烧鞠水楼、烧养蚕农人,引出预判下一次天火会是与武后主持编撰的姓氏录有关,并故意发难:“若天火不再作怪,根本就没有天火,一切皆是人为。”
但这一下,就将自己的老师——主编姓氏录的魏无疾,带入险境。
第三个钩子,是连环杀。
剧中狄仁杰讲究实证推理。
掬水楼内部无端起“天火”,从他从老友酒壶口发现黄连时,就埋下了伏线。
如果天火是人火,那么此人必然极其熟悉老友的喝酒习惯。
由此引出三层反转,疑凶,不断变换。
从武后身边受长孙卿提携的心腹武将。
到力求废后、位高权重的长孙卿。
再到屡次出手相救却疑点重重的魏无疾。
4集的体量,导演几乎处处埋线,每段剧情每个人物,都在给后面的故事挖坑。
至此,剧集的悬疑味,已经被拉满了。
钩子精彩,伏笔也过瘾。
第一个伏笔,是“神仙打架”。
剧中有一幕,是狄仁杰找到天火破绽,看似昏聩无能的京兆尹假装擦汗,暗暗提点:这案子你查不了,神仙打架呢。
好一句神仙打架.
案件难查,根源在于朝廷重臣与当朝帝后间的斗争,而无名无姓的狄仁杰只是一枚偶然被卷入其中的棋子。
第二个伏笔,是武后姓氏录。
历史上的狄仁杰在武后时期官至宰相,在波诡云谲的朝堂风云中屹立不倒。
剧集一大铺垫,就是年轻的狄仁杰,而是如何和武后相识并被认可,甚至被武后栽培历练。
而开启这一切的,其实就是老友贺大荆跟他提过的《姓氏录》,贺大荆丧生火海;主编《姓氏录》的魏无疾也不得善终。
这个关乎唐朝势力分布的《姓氏录》,应该还会再出现,并且直接导向全剧大结局,那场影响唐朝命运的阴谋布局。
第三个亮点:精工细作,中式美学不打折
2019年《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为唐朝剧的美学设立了一个标准。
《大唐狄公案》在场景、镜头等电影感打造上无疑是延续了这种标准。
开场破案时的几处闲笔,就勾勒出盛唐之下的市井百态,繁华鼎盛,胡汉兼容。
盛唐夜晚的长安,依旧灯火通明,行人如织,民安物阜的,不愧为当年全球顶级大都市。
剧集不仅呈现了长安城的繁华气概,沧海古船、西域大漠景观同样宏阔、壮丽、奇诡。
奇情交错中,全剧都贯彻着中式美学与气韵,画面质感古朴唯美,夜间场景钟,如豆的火烛在漆黑一片中的影影绰绰,带着古韵。
全剧服化道堪称精致,钟楚曦、王丽坤、陈都灵饰演的唐风美人个个绝美。有一幕是王丽坤饰演的曹安身着一袭刺绣白衣,怀抱琵琶,走过小桥,说是画中美人,也不为过。
剧集整体美学风格,确实将国风审美中的含蓄和留白的意味展现出来。
比如有场戏是魏无疾给狄仁杰讲述案件背后的朝堂牵连时,两人一路走,一路走向高阁,
镜头语言暗示的,正是魏无疾和狄仁杰当下的处境:人越往上走对事情看得越清楚,但顾忌和掣肘也会更多。
中式美学,结合全剧的惊悚悬疑与离奇案件,相互交织,就营造出奇诡窒息的氛围。
看完四集,《大唐狄公案》至少在创作态度上,还是足够认真,没有糊弄,但认真拍剧,不代表剧集没有遗憾。
二、人设、剧情“魔改”,两个遗憾让人进退维谷
虽然还是古装悬疑剧熟悉的配方,但相比《神探狄仁杰》,《大唐狄公案》讨喜的程度,却少了几分。
第一大遗憾,就是狄仁杰等主要角色,人设改编太大。
狄仁杰不仅是唐代名臣,更是许多观众心中的神探。
1987年剧版《狄仁杰断案传奇》中,孙承政的文人版狄公,应该说是对原著中狄仁杰最精彩的还原,温文尔雅,从容厚重。
梁冠华的狄公跳出了原著,睿智沉稳的狄仁杰形象照样深入人心。
徐克镜头下的刘德华和赵又廷,虽然人设大改,但两人都自带中华文化中的礼义、谦逊,气质上依然是符合观众心中狄公形象的。
而周一围新版的狄仁杰,改得也太多了。
从客栈捉贼、起火案到凤印案,剧中的狄仁杰不但有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硬核推理能力,更堪称剧集武力天花板。
周一围的打戏确实还不错,但如此能打的狄仁杰,更像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少年游侠。比起狄仁杰,更像高智商版的李元芳。
周一围在努力演出一种独特的调性和率性幽默,比如为逃兵求情,救济穷书生,而且自在不羁。
一番历练后,在科举考场上,他写下——
改新者,革旧以替新也。
视其目的,核其手段。
时新政日下,每因法以便民,民赖法以安。
这也标志着角色完成第一轮成长,开始接近观众心中的狄仁杰。
我认为周一围的表演有自己的想法,就是一步步去靠近观众心中的狄仁杰,想要演出人物的变化。
但这样的人设变化,还是太大了。而周一围的表演,还是有太多《绣春刀》《长安十二时辰》的痕迹。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恐怕不是观众心中的狄仁杰。
倒是钟楚曦版的武后比想象中更贴合观众期待,演出了皇权威仪和权谋智慧。
而“探案小队”三位成员,人设改动也不够讨好,忠仆洪亮如师似父没问题,但过于爹味没必要;护卫乔泰、马荣原著人设相当稳健,王为念和耿孟成的版本还原度很高。
如今马荣“性转”就不说了,关键是西域游侠的人设太过不羁,也看不出改动的必要。
当人设不符合预期,演技的尴尬就会被放大。
第二,是剧情改动过大,原创剧情有时令人费解。
《大唐狄公案》原著之所以风靡欧美,就在于高罗佩采用了欧洲侦探小说的叙事手法讲述的中国公案故事,加上高罗佩汉学造诣极高,学术做得扎实丰富,写出了盛唐风采。
如果照着一比一还原,哪怕年轻观众可能觉得略显从沉闷,剧集精华依然够看。
现在的情况却是编剧放了大招,原著中充分展现狄仁杰推理能力,细节观察和政治智慧的《御珠案》,被拿来做了第一集开头的引子。
这就算了。
问题是原著的焦点,本就是江湖市井世俗人性,而剧版加入了太多朝堂权谋元素。
加上原创剧情难免出现破绽。
原著粉观感肯定会被影响,普通观众也会感觉剧情平淡。
作为原著和《神探狄仁杰》书粉和剧迷,或许是期待太高,才觉得《大唐狄公案》剧情新不如旧,可剧情改编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的经典改编,为什么不能像《三体》一样尽量忠实还原原著呢?
三、惊喜和遗憾并存,《大唐狄公案》还值得期待?
当然,《大唐狄公案》也不是没有惊喜。
目前来说,最大的惊喜有二。
第一个,是强悬疑基础上,剧集兼顾了历史正剧的厚重。
虽然剧情设计并不完美,但故事的确贯彻了强推理的风格,狄仁杰一路探案,通过死去女子衣服上的装饰,判断女子是宫里人;根据她随身携带香包的做工走线和味道,猜倒她真正的身份是武后侍女。
这种从细节入手抽丝剥茧的探案方法,是狄仁杰剧的根本。
除此之外,剧集还融入了唐代司法、朝局、刑律等诸多内容,比如唐朝帝后同朝时期的朝堂变幻,都呈现出历史中人性的复杂与诡变。
虽然原创剧情难言完美,但许多台词写得意蕴十足,比如“哪有什么精怪,哪有什么真相,全是权力争斗。”
“有些东西,你能看到,是因为有人,想让你看到。”
“寒窗茹苦数十载,提笔为相入高门。”
这些句子,都带出了历史剧的味道。
第二个,是剧中男二号魏无疾的扮演者,张嘉益。
虽然演员名单中排名第二,但这个角色其实第四集就下线了。
但这位开场案件主谋,依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是狄仁杰的恩师,也是朝堂的股肱之臣,为人正直清朗,多谋善断,而且学识渊博,才被武后授予主持“姓氏录”编撰的重任。
但他因为反对女性当权,制造“天火”流言,甚至不惜牺牲爱徒、属下的姓名。
张嘉益将这个角色演得分量十足,令人同情,又令人唏嘘。
尤其是人物的结局,忽然双手一抹,用烈焰惊呆了狄仁杰。
这一幕的张嘉益,完全演出了人性的暗色,也颠覆了过去自己的荧幕形象。
张嘉益演得太过精彩,以至于这个反派下线,我甚至有些不舍。
但配角太过抢眼,反过来也折射出周一围的角色塑造,还需再努力。
其实观众目前对剧集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来自珠玉在前,尤其是梁冠华版的狄仁杰剧集,一二部太过经典。
但其实这样的古装悬疑经典,也已经很多年不复再见了。
某种意义上,原著铁粉魏书华的《唐朝诡事录》虽是原创,却是这些年最能完美承接原著精髓的国产古装悬疑剧了。
而经典的影视化改编,注定是遗憾的。
但在现有的范围内,将原著以最精彩的故事讲出来,才是对原著的尊重。
我们不怕删改,怕的是主创放飞自我。
其实对于狄仁杰剧,观众的期待很简单。
不过是希望能把狄公还原成观众心中的样子。
希望那个写出过“断狱寸心间,千古费详猜。生死决于我,能不谨慎哉”唐朝名侦探,尽可能本真的回归。
他不应该是西方的007,不该是福尔摩斯,而是中国唐代的狄仁杰。
而古装探案探到最后,探的其实最终是人心。
也许这样的要求,对于今日的国剧环境来说,还是太过奢侈了。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首播收视全国第三!可2个遗憾,让这古装大剧失去年度剧王的潜质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