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年头,什么时候才能,定档啊
来自北欧的冷面笑匠
阿基·考里斯马基
作为其无产阶级三部曲的延续,阿基·考里斯马基最新作品《枯叶》获得了去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奖、欧洲电影奖五大提名,更是叫好又卖座,在芬兰首映后仅几周时间就已成为芬兰年度最畅销的本土电影,且一举超越了考里斯马基自己曾经创造的国内观影人数历史最高纪录——获得2002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03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没有过去的男人》。
今年年初,我们就看到了《枯叶》即将在中国内地院线上映的消息,
9月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枯叶》拟定档于10月25号,可惜后来也没了消息。
倒是文件中的是枝裕和旧作《如父如子》真如文件所言,刚刚宣布定档12月6日。
希望《枯叶》能早日定档,影迷们都等了一年啦!今天这篇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阿基·考里斯马基这位特殊的导演。
我们之前写过的一篇《枯叶》
每年冬天我一定要看他的电影
《枯叶》中,安萨(Alma Pöysti)是一名超市店员,因为拿了已过保质期的食物而被开除。霍拉帕(Jussi Vatanen)则是一名酗酒成瘾的工人,因为老板未按规定更新设备而受伤。在两人以平稳缓慢的步调为了生计碌碌追索、却也在同时坠入爱河的故事之下,安萨的收音机里传来俄乌战争铺成的惨烈底色。
若你是考里斯马基的初次观众,你极有可能对他的风格感到迷惑。冷峻的画面、被降低到极致的对话与解释、略显干硬的幽默感让人不禁真诚疑惑:难道芬兰人确实社恐如曾走红一时的漫画《芬兰人的噩梦》,沟通时还自带某种无需言辞的默契触角?
男女主角的情感推进几乎在无言中完成,当片尾两人一拄拐一牵狗地走在温暖明亮的落叶堆中,除了轻快的音乐和画面带来的希望与愉悦,观众也不由得陷入沉思与回溯:事情怎么就不言不语地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他们怎么在沉默中与一切和解的?
要看懂《枯叶》,就必须了解考里斯马基其人与他多产——他的电影制作超过芬兰电影总量的五分之一——的创作谱系。
阿基·考里斯马基
来自极地的顽固与讥诮
拒绝戛纳、纽约影展?独拥电影公司的总裁?
阿基·考里斯马基于1957年出生在首都赫尔辛基附近的小城奥里马蒂拉,并毕业于坦佩雷大学传媒专业。
在成为职业影人前,他曾经做过砖运工、邮差、洗碗工,这些经历在他之后的电影中亦反复重现。
1981年,考里斯马基作为编剧和演员与哥哥一同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并在1983年推出了首部剧情长篇《罪与罚》。考里斯马基极为高产,在30余年的电影生涯中,已创作了19部故事片。在他冷幽默的风格、简练冷峻的影像之下,始终不变的是考里斯马基对弱势群体的关切与同情,对政治战争的讥诮与反对。
在考里斯马基带有深刻个人印记的影像中,芬兰不再是那个以「高福利、高幸福指数」著称的温暖乡,而是萦绕着穷困无聊、得过且过的无望,甚至铺陈着战争与暴力的危机的极寒之地;一个整体性的芬兰文化景观和民族性格在考里斯马基的电影谱系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
考里斯马基和他的小狗
除了在电影影像中表达自己的政治关怀,考里斯马基在现实中同样顽固,坚持利用自己的声名和行动传达和平、平等的理念。
当《没有过去的男人》在2002年的戛纳电影节赢得了评审团大奖与基督教人道精神奖,考里斯迈基却拒绝参加这个能使他声名大涨的盛会,表示他「极度厌恶在一个处于战争状态中的国家参加派对」;
同样,当《薄暮之光》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他拒绝这个奥斯卡提名、抵制这个奖项来抗议乔治·布什的外交政策。
而考里斯迈基最为知名抗议行动则发生在2003年——为了抵制第40届纽约影展,他在飞机起飞前20分钟取消访美行程,以此支持因美国拒发签证而缺席该影展的伊朗新浪潮著名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创作先声
《罪与罚》(1983)(豆瓣7.2)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少气傲的阿基首执导筒,便改编了被希区柯克称为“不敢挑战”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著《罪与罚》。导演将故事设定搬到八十年代的赫尔辛基,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原作的细枝末节,描绘了屠宰厂工人为妻复仇而杀死了商人,却在逃避警探的过程中与唯一目击者逐渐命运交缠的故事。当男主角在自首后平静地说出“我杀死了一只虱子,我自己也成了一只虱子”,沉闷的丧钟响彻凝滞困顿的社会。
作为导演首部长片,《罪与罚》中阿基独特的冷面幽默风格尚未成型,但电影中阴郁、压抑的风格,脆弱、失意、孤寂的旨意成为连接原作与阿基风格的桥梁。受尚-皮耶·梅尔维尔、罗贝尔·布列松影响,阿基运用抑制的表演风格、简洁的电影叙事传达了深刻晦涩的社会意识与人文精神。
《卡拉马利联盟》(1985)(豆瓣7.7)
在两年后的次作中,阿基立刻逃离了前者严肃文学的基调,在《卡拉马利联盟》的超现实主义中放任想象力飞骋——好莱坞、法国新浪潮、黑色电影、爵士、流行乐、芬兰国族性的元素杂糅一体,法兰克们模仿《不法之徒》闯入芬兰国家美术馆,又致敬《出租车司机》的对话;思绪如此自由,阿基甚至自豪地称《卡》为“宿醉拍下的作品”。
电影中,17个法兰克从赫尔辛基颓败不堪的工人阶级地区逃向城郊的应许之地,并在路途中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光怪陆离。影片的最后,唯有两个法兰克最终到达赫尔辛基的海岸,却意识到所谓乌托邦不过是一场子虚乌有的幻梦。
电影中,“法兰克”是一个复合的身份,是现代社会中世界主义、边缘化、精神贫困的个体,阿基借此他们书写无数人的无望呐喊;通过法兰克们对异托邦主义的不断追索与失败,阿基亦隐晦表达对跨国界化同时具有的热爱与抗拒。
无产阶级三部曲
《天堂孤影》(1986)(豆瓣8.2)
在对电影风格的初期探索后,阿基在他的首个三部曲中聚焦于无产阶级的困顿与挣扎,发展出招牌式的社会写实悲喜剧风格。
作为“无产阶级三部曲之首”,《天堂孤影》描绘着生活困窘的尼卡德靠捡破烂勉强为生,却在意外拾到唱片时为它买了整套音响设备;超市女收银员伊罗娜被刻薄的经理开除,又在尼卡德的帮助下偷走超市钱盒报复——两人的生活在穷困无聊之间又似有点点趣味。
阿基简约精准的画面调度中,少言寡语、各有挣扎的尼卡德与伊罗娜渐渐相拥,将下层社会普通劳动者的绝望与希望刻画得细致入微。
《升空号》(1988)(豆瓣8.2)
“无产阶级三部曲”之二,比前作更少温情的荒诞残酷的现实诗篇。矿工卡苏里南因矿场停业,驾车南下赴赫尔辛基寻找出路,却在路途遭遇抢劫。即使抵达赫尔辛基,他依旧找不到正职工作,还因向劫匪寻仇入狱八年。幸运的是,卡苏里南结识一个狱友,并寄希望于在他的帮助下与女友搭上升空号远走高飞,逃离冰冷。
阿基再度冷眼透视社会边缘人被迫走上穷途末路,书写一颗颗柔软的心被埋葬到垃圾堆;但好在破旧的敞篷老车里设有庇护温情的按钮,丑陋的草莓蛋糕里藏有通往自由的钥匙。远方或许依旧无望,但至少他们仍然怀揣希望在路上。
《我聘请了职业杀手》(1990)(豆瓣7.7)
三部曲在最后转向荒诞幽默的黑色喜剧风格。为公司勤勤恳恳工作了十五年之后,亨利被无情解雇,愤懑绝望的他甚至想要自杀,但连自杀都频频碰壁。无奈之下,他自掏腰包聘请了一位职业杀手了断自己。然而,在此之后,亨利却与一位美丽的卖花女孩邂逅,两人坠入爱河。重燃生活希望的亨利想取消先前的订单,却遍寻杀手不得,电影旋即充满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惊悚气氛······
此片中,阿基请来《四百击》主角让-皮埃尔·利奥德(Jean-Pierre Leaud)饰演主角,本身就是一种对法国新浪潮的致敬与反思。作为顽童游荡于巴黎街头的让-皮埃尔,与作为伦敦失意中年人的让-皮埃尔,他们的迷茫与惶惑在本质上又有何异同?
芬兰三部曲
《浮云世事》(1996)(豆瓣8.3)
第二个三部曲中,阿基·考里斯马基刻画了芬兰一个个努力与生活搏斗的“失败者”。
《浮云世事》里,驾驶电车的丈夫凯瑞被裁员,妻子爱娜也因所在的餐厅破产倒闭而失业。两人凭借蓬勃的爱意与牢固的信任彼此扶持,为了生存做出种种努力,却均以失败告终。然而天无绝人之路,爱娜曾经的老板在尾声给两人带来一个机会,它可能通向再一次失败,却也可能指向希望。
《浮云世事》的布景有很强的舞台感,尤其是大片低纯度、低明度的红色与同样的大色块蓝色、绿色对比铺开,位置十分考究。演员克制的表情与对话、直白流露情感的音乐、固定的中远景镜头,更使观众恍若置身剧场。
《没有过去的男人》(2002)(豆瓣8.5)
《没有过去的男人》是阿基集大成巅峰之作,一曲关于生命与身份的魔幻现实主义童话。在国际电影节上亦好评如潮,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最佳女演员、天主教人道奖、金棕榈狗狗奖。
芬兰某个早春下午的五点十二分,一个寂寞的旅人M被宣告死亡。他的生命像被闪电劈成两截,当他再从病床站起,他已是一个没有记忆的男人。受夜更人雅克搭救,M住进了河边废弃的集装箱;结识慈善机构的埃尔玛后,他有了像样的工作,也与前者坠入爱河。然而,正当他开始重整旗鼓,M又遇上了抢劫,并作为唯一一个无名无姓者陷入了与警察机构的纠纷。他的爱情刚来,身份就被警察确认,要坐火车回到妻子身边。找回记忆对别人而言或许是幸福,对M来说却也是痛苦。
比起营造悬疑和神秘的气氛,《没有过去的男人》中M的失忆更是一种忏悔和新生,在对过去短暂地失明时去看清生命来时的道路,重新发现城市与人、民族与国家。阿基透过M看向无家者的目光充满慈悲、同时又辛辣地讽刺着资本社会与僵化制度。
《薄暮之光》(2006)(豆瓣7.8)
保安考斯迪南的生活和事业都充斥着失败,他早被孤独和自卑感笼罩已久,美人米尔雅的突然出现与垂青则使考斯迪南的人生重现亮光。
然而,这不过是珠宝店抢劫计划的一部分,考斯迪南最终因此失恋、失业、甚至入狱,几乎走投无路。褪去浪漫的想象,赫尔辛基在阿基辛辣的镜头语言下只是一片灰尘,打劫、欺骗、背叛者飞黄腾达,老实、善良、正义者却无限悲凉。但阿基仍给考斯迪南留下一线希望——欺骗者虽仍逍遥法外,但他结识了新的朋友,小狗也有了新主人。
难民三部曲
《勒阿弗尔》(2011)(豆瓣8.0)
时间转向21世纪,阿基立足赫尔辛基展望欧洲,将下一个系列的创作重心放到了日益严重的国际难民潮问题上,再次拿下戛纳国际影评人奖。
《勒阿弗尔》中,厌倦原有生活的作家马塞尔来到勒阿弗尔成为一个快乐的擦鞋匠,却遇见一个被警察追捕的非洲男孩;出于同情,马塞尔与街坊朋友合力,将男孩护送到伦敦。
世界荒谬,阿基以一贯的冷幽默抗衡;看透世情,却仍慈悲应许弱者一个美满结局。男孩的幸运好似超现实,但又何妨相信世间自仍有奇迹与真心?电影中的狗狗明星再度登上海报,成功拿下一枚狗狗金棕榈奖。
《希望的另一面》(2017)(豆瓣7.9)
“难民三部曲”之二,阿基将敏锐辛辣的目光聚焦于叙利亚难民与尸位素餐的伪善官僚问题上,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年轻叙利亚难民哈立德藏在运煤船里偷渡到赫尔辛基,并意欲当地寻求政治庇护,却被怕引祸上身的政府要求遣返。走投无路之下,哈立德躲藏在维克斯特伦冷清的餐馆内院,后者发现后聘用为洗碗工。生活短暂地展示了光明的一面,然而命运很快插手其中。
世界虽然冷硬荒诞,制度腐朽无情,人心却总留有温暖明亮的部分,而阿基·考里斯马基,永远不吝于向我们展示这一面。
/TheEnd
说真的,有点失望
从《小丑2》出发,重读好莱坞歌舞片
现实主义是什么很低级的东西吗?
大清亡了这事儿,中国电影知道吗?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