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见证真实,坦诚分享!Witness the truth, share honestly!

关于城市头条   网站公约   用户协议   侵权投诉指引    政策隐私   官方微博   sitemap   城市号入驻/登录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评《老广的味道》:以美食为切口,讲述百姓生产生活智慧

2025-02-15 00:57来源:广东卫视编辑:采小编

切口,电报,新闻出版,中国,味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记者:徐平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评《老广的味道》:以美食为切口,讲述百姓生产生活智慧(图1)

《老广的味道(第十季)》剧照资料图片

食之有味,大道若朴。正月初二起,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摄制的美食人文纪录片《老广的味道(第十季)》在广东卫视及爱奇艺、优酷、腾讯、哔哩哔哩四大视频平台播出。 这部纪录片承袭岭南文化之根脉,以美食为切口,通过食物展示人与土地、人与社群、人与社会的三重递进关系,讲述百姓的生产生活智慧

从第一季到第十季,《老广的味道》通过视听语言展示岭南地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文化,以及辐射东南亚、北美、东亚的华侨文化,通过“民以食为天”之主线,讲述农耕文明的辛勤劳作、家族乡土的血脉传承、大地丰赐的人间美味,使岭南故事在海内外互联网平台上形成情感共鸣的传播效应。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卫视频道副总监,《老广的味道(第十季)》执行总监制、总撰稿王世军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纪录片坚持人物故事的微观叙事,在每一集中5到6个人物故事的叙事结构里,强调劳动者的代表性、独特性、生活化、平民化,例如三代养蚝的渔民、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坚守古法的酿酒师等等,通过跟拍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关键抉择,以小见大呈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老广的味道》文本创作坚持“不做道理说教,只做点睛一笔”的文风,坚持把食物作为文化载体,例如以“一碗潮汕白粥配杂咸”象征移民文化的简朴与包容,用“客家酿豆腐中空填肉”暗喻族群迁徙中的智慧妥协,通过食物哲学传递岭南文化的生存策略。王世军介绍,通过以上创作手法,《老广的味道(第十季)》得以突破传统美食纪录片的框架,将饮食作为切入点,勾连起地理、历史、族群、经济等深层结构,最终指向岭南文化中“在坚守中变革,在流动中扎根”的精神本质。“这种创作路径既能满足国际视野下的文化猎奇,又能唤起本土观众的情感共鸣,实现‘贴地气’与‘传能量’的双重诉求。”王世军说。

《老广的味道》以独特视角深入岭南美食腹地追根溯源,通过“食物—人—土地—文化”的叙事逻辑,将饮食升华为一种人文精神的载体。《老广的味道》工作室创始人、第一季至第十季总导演李伊平表示,全片从不偏离人这个主题,擅长以手艺人为载体,呈现代际传承与创新博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匠人日记式跟拍,例如为了拍摄马来西亚槟城汕头街的权记鸭粥粿汁的故事,导演组24小时跟拍,记录下祖孙三代人的劳动节奏和真情对白,以及对故土文化的深情依恋。更重要的是,纪录片让手艺人用方言讲述技艺口诀,同时配合镜头叙事,从而形成了观众可以感受、可以体验,并产生向往的情感传递。

“《老广的味道(第十季)》通过纪实精神、人文主义和视听媒介的融合,深刻展现了岭南饮食文化的魅力,而‘人才是岭南文化之美的核心’这一理念更是贯穿其中,成为连接美食与文化的关键纽带。”王世军说。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评《老广的味道》:以美食为切口,讲述百姓生产生活智慧(图2)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评《老广的味道》:以美食为切口,讲述百姓生产生活智慧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切口   电报   新闻出版   中国   味道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4 城市头条公众媒体平台 csttcn.com chengshitoutiao.com 城市头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城市头条媒体平台《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4SR0880993

关于城市头条 | 本网管辖法院:辽源市龙山区人民法院 | 用户协议 | 侵权投诉指引 | 政策隐私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更不提供任何广告投放,文章中标注来源“采小编”的为机器人采集大数据结果,不代表本网观点,城市头条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如认为侵权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之规定请邮件通知删除(不必诉讼),依据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网络服务平台不承担赔偿责任:news@newsgo.com | 或点击城市头条撤稿删除通知 我们收到立刻删除。 备案号:城市头条媒体平台《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4SR0880993吉ICP备2020008037号 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