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再读,举枪,李云龙,亮剑
“军人没有交出武器的习惯,除非他死了以后!”
在原著中,这是李云龙在即将举枪自尽时说的话。
说起李云龙的名字,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身为独立团的团长,他参加了无数的战役,也把自己的名气打得响亮。
可最令人痛心的,还是他的结局,在原著中,李云龙选择了自杀,随着一声枪响,他传奇的一生也就这样落幕了。
但对于李云龙的选择,很多人都不理解,明明他可以选择去东北避难,为什么非要走上这条绝路呢?
“泰山师”事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可以说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同样也是李云龙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李云龙所带领的代号“泰山”的师部,突遭到了武装力量袭击,而且这支武装力量行动迅速,组织严密,显然是有备而来的。
在这期间,他们迅速控制了师部大楼,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机密文件。
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泰山师”的官兵们可谓是被弄的措手不及,也因此陷入了被动。
为了制止这些,师长和政委试图与对方进行沟通,劝说他们放下武器,但对方毫不理会,反而还把他们赶出了师部。
就这样,这群人带着某种狂热和决绝,迅速占领了师部,并夺走了军火弹药和绝密文件。
这一事件,就预示着李云龙即将面临的命运旋涡。
在这个消息被传到李云龙的耳朵中时,他的内心可以说是焦灼不安的,因为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军,他虽然经历过无数是枪林弹雨,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感无力。
对于这起意外,他也深知事态的严重性,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于是他尝试联系上级,寻求指示,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模棱两可,充满着不确定性。
其实在这期间,“采取强硬措施”这几个字,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却无法给他指明方向。
他认为,对方抢夺军火弹药和机密文件,是对军队的挑衅,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为了不造成更大的损失,他一直试图去劝说对方缴械投降,避免冲突升级,但到头来,对方的率先开火,却打破了他所有的幻想。
就在枪声响起的那一刻,李云龙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同时这彻底激怒了李云龙,所以他只能下令进行反击。
虽然最后的结局是李云龙取得了胜利,但他也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毕竟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他的举动,无疑触碰了时代的红线。
因为他未经请示,擅自采取军事行动,造成了重大伤亡,这在当时是不可饶恕的。
所以在第二天,李云龙就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并被关押入狱,而等待他的,也将是命运的审判。
在这起事件结束之后,李云龙的人生也开始了走下坡路,一个接着一个的坏消息可谓是接踵而至,压的他喘不过气,更一步一步让他的信仰实现了崩塌。
信仰的崩塌
李云龙,可以说是一个从硝烟中走出来的铁血军人,他性格鲜明,敢想敢做,不拘小节。
在战场上,李云龙总是灵活多变,不按常理出牌,常常能够出奇制胜。
就比如说,当时长征过草地的时候,他为了让战士们活下去,不惜违反纪律,抢夺藏民的粮食。
还有抗日战争时期,他敢于以一个团的兵力攻打平安县城,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事情虽然不怎么道德,但他的“亮剑精神”却激励了无数的战士,同时也让他在战争年代屡立奇功。
然而,他的性格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纪律性差,不服管教,常常自作主张。
尤其是在和平年代,这种性格就会给他带来巨大的麻烦,最终也导致了他的悲剧。
先是丁伟,这位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因言论问题被下放,从此销声匿迹。
这对于李云龙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丁伟的遭遇,让他预感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丁伟
紧接着,是赵刚的死讯,这位与他风雨同舟多年的挚友,突然离世,给李云龙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
赵刚的离去,带走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带走了他精神上的支柱。
还有一位老婆婆,因为丈夫在给八路军送信的时候被日本人杀害了,几个儿子也都在战争中牺牲,到头来,就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
她的哭诉和质问,让李云龙深感愧疚,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无辜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更令人心痛的是,赵刚和妻子冯楠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双双离世,留下了四个年幼的孩子。
正是这些事情的叠加,让他的信念一步一步崩塌,更让他感到无比痛心和绝望。
这些事情让他意识到,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即使是曾经的英雄,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
好在,在李云龙身陷囹圄的这段时间,他的妻子田雨一直对他进行鼓励和支持。田雨明白李云龙的性格,她知道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绝不会向命运低头。
所以她一直在鼓励李云龙要坚守自己的信念,维护自己的尊严,让他不要屈服,做个有尊严的将军,因为“士可杀不可辱”。
也正是这番话,给了李云龙巨大的精神力量,也他意识到了,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还有妻子和家人在支持着他,所以他必须坚强地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而在李云龙被关押期间,他的老战友孔捷得知了他的处境,心急如焚,他深知李云龙的性格,担心他会在狱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于是派人秘密联系了李云龙,希望能够帮助他逃亡到东北避难。
孔捷
同时,李云龙的部下段鹏等人也组织了营救行动,成功地把李云龙从囚车中救了出来。
他们原本计划将李云龙送到码头,然后前往东北,然而,李云龙却拒绝了他们的好意,他坚持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这一刻,李云龙意识到了,自己一旦选择了逃亡,那么就意味着他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他就会永远背负着逃兵的耻辱。
所以他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苟活于世。
就这样,李云龙决定了,他要就算是死,也绝不会选择逃亡。
沉重的举枪自尽
回到家中之后,李云龙安排了段鹏等人离开,他自己则选择独自一人留在家中,并拿出珍藏多年的手枪,顶在了自己的太阳穴上。
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的一生,充满了战斗和荣耀,但也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他曾经是战场上的英雄,如今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
而就在这个时候,马天生带着人赶到了李云龙家中。
马天生
马天生是李云龙的老对手,两人曾经在战场上多次交锋,马天生深知李云龙的为人,他试图劝说李云龙放下武器,但李云龙心意已决。
他平静地对马天生说:“我这条命得由我自己摆布,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死法......”
“这颗弹头可能有些变形,因为我的颅骨比较硬......”
这些话说完之后,他就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之后,李云龙那传奇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李云龙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他的“亮剑精神”,而“亮剑精神”的精髓在于,即使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宝剑,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在李云龙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尊严,苟且偷生,他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活。
他的一生,都在战斗,都在亮剑,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选择了亮出自己的宝剑,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李云龙一生戎马,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他所追求的,并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有尊严的活着。
在他看来,逃跑是一种耻辱,是对“亮剑精神”的背叛,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无法逃脱内心的谴责!
不管怎么说,李云龙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
李云龙的死,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悲剧,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也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复杂与残酷。
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有人赞扬他的英雄气概,也有人批评他的鲁莽冲动,但他永远都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人物。
他的一生,都在“亮剑”,都在战斗,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亮剑精神”。
而他之所以选择举枪自尽,也不管跟随他们一起去东北避难,寻找活命的机会,就是因为他的信念,他始终都在坚守着军人的信念!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再读《亮剑》,才明白为何李云龙宁愿举枪自尽,也不愿去东北避难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