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爱国,短剧,先烈,全民
导读:随着国内互联网文化的不断发展,在进入自媒体时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型短剧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
这些短剧往往以快节奏、拉仇恨的情节,吸引大批观众。
当然,并非说这些短剧如何如何,毕竟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新娱乐消费品,而且大都也改编自没有什么内涵的厕纸网文。
虽然星河本人也经常看短剧打发时间,看进去的时候确实很上头,但我个人一直当这类短剧作品纯娱乐。
除了某些特别有意义的,比如《逃出大英博物馆》,当时在看到这个短剧的时候,星河也感受到,除了低质量同质化短剧,还是真的有一些内涵深刻的高质量短剧。
不过,说实话,现在星河觉得《逃出大英博物馆》和短剧并列一个题材,简直就是对它的侮辱。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近期闹的沸沸扬扬的《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的短剧作品!
《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引发争议
不久前,一部叫做《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短剧横空出世,因为带着一些红色主旋律的色彩,在自媒体各大官媒和博主的引流下,这短剧瞬间火出天际。
最开始看完的人都热泪盈眶,说“啊,这个太感动了”“好久没有看到这么高质量的短剧”等等,感觉就差打上一个“不看就是不爱国”标签了。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当一部建立在无数革命先烈苦难身上的娱乐作品诞生,被人以“圣经”姿态歌颂,迎来的必定是反噬。
其实光看名字就知道,《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就是一本背景时代特殊的娱乐剧,这种网文小说在网文界多如牛毛,很早就被改成沙雕动画或听书类视频。
而原作者们以这种契合点,并不是想要体现什么,只是单纯这个元素设定能够引流赚钱,观众们喜欢看,也知道这种作品的娱乐性。
比如之前星河还看过一个穿越成抗战年代西伯利亚战俘营营长的主角,每天的工作就是各种折磨战败的小日子,看得人那叫一个舒爽。
所以这类作品,唯一的价值,就是单纯的娱乐属性,本质和抗日神剧差不多。
大家虽然也看这类作品,但大多人内心能够分的清什么是真正的历史,什么是娱乐,结果小说没啥,沙雕动画没啥,短视频一改编,就被某些人引导,大有成为国民圣经的趋势。
这不是纯扯吗?于是在无数网友的细扒下,这部剧更多的黑点暴露出来。
爱国还是消费革命先烈?
有些网友已经罗列出了《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的十宗罪,其中最为被网友吐槽多的一句就是“这女人生孩子真不容易,比我中枪还疼”。
而这句台词也被很多人打上诋毁先烈,故意制造男女对立的标签。
等等,这部剧的各种被网友罗列的黑点我们就不去细说了,但为什么它会从前期被无数官媒力捧,到现在成了被无数人口诛笔伐的存在。
《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短剧,这种题材它又不是第一个,为什么大家都抓着它不放,甚至一些官媒看到反噬严重,开始悄悄删帖。
当然,咱也承认,这部剧在一些布景和演员的表演方面,确实比一些同类型短剧有过人之处。
但导演和制作团队选错了题材,红色题材和娱乐这两者是和很难完美融合的元素,表面上看似“红色题材”,其实只是制作团队为了掐流量赚钱的工具罢了。
就如这位网友的评价,星河非常认同:革命的胜利是广大人民群众,是红军战士们付出的鲜血,不是靠从天而降的救世主。
结语
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反感这类将革命前辈的苦难进行娱乐化的作品,还是以短剧这种载体,结果一群没见过“世面”人,真的以为茅坑里出了金子看完后自我感动。
官媒更是见风使舵毫无下限,这种短剧都能火,那以后随便拍吧。
这种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这也是这几年,为什么内娱抗日神剧越来越少的原因吧,明显还是有人意识到一些问题的。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呢?
文/星河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爱国还是消费革命先烈?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引发全民争议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