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今日起
今天不仅是儿童节,还是微短剧新政正式实施的日子,从今天开始,所有微短剧都必须通过审核并取得备案号才能上网传播。
两天前,由周星驰担任出品人,易小星监制的微短剧《金猪玉叶》发布定档预告,6月2日起正式在抖音上线。
据新浪科技报道,这部剧原计划于5月上线,受新规影响,一直在等待备案号。
好在回过头来看,这个过程并不算漫长。
按照新规中“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的要求,特殊题材和总投资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剧目,纳入重点微短剧的范畴,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公示管理;
总投资额在30万到100万元之间,且非重点推荐的剧目,为普通微短剧,需在“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上申报,由省局进行规划备案审核和完成片审核;
总投资额低于30万元且非重点推荐的剧目,属于“其他微短剧”,由平台审核并报省级广电部门备案。
易小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金猪玉叶》的制作成本大概是百万量级。由此来看,它属于重点微短剧。
备案信息显示,《金猪玉叶》第一季、第二季是在今年4月通过的规划备案,距今不到两个月,项目周期短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也算是给重点微短剧打了个样。
这也更像是一种信号,在网络视听产品审查同轨化的大趋势下,有长剧、电影创作经验的从业者将在微短剧政策的适应上,更加得心应手。
一个行业,骤然而兴,兴而必乱,乱而后治,乃成规矩。
对于微短剧行业来说,治理过程犹如大浪淘沙,想要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要承受住监管的洗礼。
平台迎来了大考。以前的小程序剧会在很多平台上线,只需在作品中统一标注一个备案号。
而新规之后,各平台要根据各自的审核版本标注特有的备案号。
也就是说,同一部微短剧,将会因平台尺度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版本,如果哪个平台的尺度没有把控好,那么主管部门就能根据备案号精准追究平台的责任。
因此,不少涉足微短剧的平台开始增加“微短剧合规运营”的职位,要求了解广电对短剧的监管要求,负责短剧行业的动态监控及短剧片单的定期上报、系统录入等。
除此之外,微信、抖音、快手上个月相继公布备案细则。
微信表示,为促进微短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将对微短剧剧目提审及备案机制进行调整:
2024年5月27日起,针对制作成本在30万元以下的微短剧,开发者需上传《成本配置比例情况报告》,剧目经平台审核后由平台下发备案号(备案号仅适用于微信小程序平台)。
快手公告称,平台将对6月1日起,在平台经营微短剧作品进行审核,无备案号或审核不通过、因内容违规被平台下线处置的作品,不得在平台进行经营宣传。开发者不得采用技术手段躲避/对抗相关要求,否则将根据问题严重性,最高采取封禁小程序的方式进行处理。
抖音则发布通知,5月30日前所有已上线播出的短剧需按照模板准备材料,平台在5月17日和5月23日开放上传入口。6月1日起新上线的短剧,上传抖音平台时需填写以下材料,包括成本配置比例情况报告表和片酬承诺书,将材料上传到抖音后再由平台统一向省级广电备案。
这些要求实际上明确了30万元成本以下作品的通行规则和责任归属:平台承担审核责任,制作方则出具播出版权承诺和成本承诺。
这样一来,一个自下而上的责任体系也就形成了。
除此之外,制作方还需更珍视自己的业界信誉。
短视频受众中有句话说得好:“请博主珍惜自己的账号”,这句话现在也该应用到微短剧领域了。
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内正在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虽尚未具体成文,但已向各大平台通气。
简单来说,一部微短剧在某个平台违规,各平台都会收到消息,这部剧再想通过某种手段换个平台重新上线就变得难如登天。
更严重的是,幕后的制作方也会受到波及,可能会对后续的作品上线产生不良影响,曾经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封一个号换一个马甲”的玩法将不复存在。
这个制度一旦建立起来,无疑将对内容投机者形成致命打击。
除了打击内容投机,主管部门还针对微短剧收费高、不透明、诱导付费、维权困难等问题启动了专项治理,将矛头指向了运营投机。
具体说来,专项治理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求头部小程序主体和分发平台,对当前尚未解决的用户退费申请做出反馈;
二是要求微短剧小程序优化收、退费界面和流程,对收费内容、收费价格和会员权益进行更加明确的标识,为退订退费、投诉维权开通便捷入口、配备人工客服,严禁诱导收费、隐藏收费、强制二次收费和未经允许自动续费等行为;
三是要求平台加强对小程序的审核管理,将制定完善的收、退费制度作为分发小程序的审核条件。
以上三点,实际上正是微短剧小程序野蛮生长时期留下来的后遗症。
两年前我们在观察这一新兴业态时,就曾提出过疑问:用户在小程序剧上动辄要进行数百元的消费,但收获的内容回报少得可怜,这让他们难免有上当受骗之感,那么这部分用户该如何维权?
这个问题也在如今得到了解答。
快手发布的《关于微短剧类小程序交易管理规范的公告》中提到,不提供明确的付费须知、不提供清晰的价格说明、充值页面默认勾选解锁全集等行为,均属于违规,将被严厉打击。
微短剧新规正式实施之后,对内容创作者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有人保持乐观。他的作品成本大多在百万元以下,但以前都是先由省局审,省局过了之后再由总局审。
新规之后,只需要过省局这一关就行了,流程非但没有增加,反而精简了。
有人在内容尺度上生出了更多疑惑。
据公众号“新腕儿”报道,某部剧在规划备案中没有通过审核,理由是存在严重的导向问题,情节内容涉及妖魔鬼神、转世轮回等封建迷信色彩,不符合相关规定,不建议拍摄。
但这样的内容平台并不少,而且,穿越、重生等类型以后是否也不能在微短剧中出现了呢?
再比如,某个平台的审核细则中写道:“不得设定主角用特异功能改变命运”,但在平台的“逆袭”分类中,有这般设定的微短剧占了大头。
一方面,以前能拍的题材,以后还能不能接着拍是个问题;
另一方面,过审剧和审核标准有出入,也容易造成思想混乱。
抛开创作上的困惑,不少微短剧从业者对主管部门的两大组合拳其实抱有很大的期待,尤其是对微短剧舆情上的纠偏。
微短剧行业面对的舆情环境的确很特殊,一部微短剧赚钱,舆论会说,“看,做微短剧的人都赚疯了”,很少有人关注背后的投流成本和二八定律;
一部微短剧因为尺度、价值导向等问题引发争议,舆论会说,“看,微短剧都是这样,精神毒草”,那么明明没有犯规的作品也一同被歧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个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微短剧的内容治理还是规范运营,对这个行业的整体形象会有所提升,但具体实施起来还是会对内容创作产生不少冲击。
就像审核趋严,难的从来不是标准能不能推行下去,而是要在此基础上保留微短剧的独特性,否则就容易从一种创作同质化走向另一种同质化,抹杀掉从业者的创作激情,也会使消费者对这一品类的新鲜感迅速褪去。
抱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将在接下来对新规实施后微短剧类型、题材乃至故事的变化进行长期观察,在今后的日子里再探再报。
【文/许心强】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