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幕后,真实,历史
出演电视剧《繁花》的演员在接受采访时,大都提到过一场戏磨几十遍的经历。而对辅助《繁花》剧组三年拍摄的上海音像资料馆编研人员来说,查询历史资料的过程也同样是一段前所未有的历练。
“找资料这活,听上去很平常,需要反映上海人当时的衣食住行,一般新闻和电视纪录片里多的就是这个内容,感觉工作很容易。但是要在这些衣食住行里面,根据导演创作要求,找到不同的、特别的东西,可谓大海捞针。”上海音像资料馆高级编研李佳敏说。
黄河路是否曾经那么繁华?黄河路上初五迎财神放烟花真那么炸?小阿嫂那段搬家镜头还原度高吗?围绕着片中的热议问题,上海音像资料馆副馆长沈小榆、上海音像资料馆高级编研李佳敏、上海音像资料馆馆员施依娜,结合真实历史影像资料为我们一一作答。
1990年代的黄河路。图片由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
《繁花》剧照
【对话】
澎湃新闻:在找资料这方面,我们普通人和王导的区别是?
李佳敏:我们会说,“这个声音很接近了,这个场景足以反映上海人那个时候的状态了。”之后王导回馈过来的意见是,“不行不可以,你应该还有更好的。”他真的是最后能选出更好的内容来。
也是通过跟着剧组的这次资料查询,通过对一些资料的判断和甄别,我才体会到有些内容真的是有非常细微的差别。虽然他们要的内容非常多,但他们的制作跨度也很长,整个过程是很细腻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澎湃新闻:老资料的修复情况如何?剧组是否特别修改?
沈小榆:上海音像资料馆于1984年成立,是上海唯一一家专业音像资料馆,馆藏方向是纪实类影像,到今年是我们建馆40年。可以说,这40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在全球范围内采集与上海相关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我们志在建设“百年上海影像库”,馆藏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即在1895年电影技术诞生三年之后,拍摄到的上海的城市影像。此外还有通过民间渠道采购的历史影像。早期老影像的质量参差不齐,有摄制组用专业机器设备来拍摄的,也有外国旅人和当时的社会贤达用家庭摄像机拍摄的。
我们还有另一块重要的馆藏,因为我们隶属上海广播电视台,我们保存着1949年上海广播建台与1958年上海电视台开台以来自主生产的全部广播电视节目。这次《繁花》剧组要的内容是九十年代的上海,我们这么多年的广播电视节目,到今天拿出来展示,就是记录这个城市发展变化的天然音像档案库。所以我们能够提供大量原汁原味的内容。
李佳敏:对有年代感的影像,我们的技术团队会对一些拉条和明显的色斑,进行修复和调整,在清晰度方面,还是故意保持了一些当年的质感。我看到成片里使用的我们一些资料画面,有些也没有做很清晰的后期处理,可能只是着了个色,或许也是想保持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比如,九十年代上海人买股票时的画面,镜头有很粗糙的抖动,营造那种很着急的样子。
1990年代上海人的餐桌。图片由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
澎湃新闻:黄河路是否曾经那么繁华?
李佳敏:电视剧《繁花》是做了艺术加工的,比如着色很浓,小细节热烈,在视觉效果上冲击感很强。我们看以前的老新闻资料,繁华是繁华,但画面比较平淡,色彩也比较单一,当时上海确实不是所有的路都那么繁华,黄河路特殊一点。
施依娜:确实有人会质疑,至真园有那么豪华吗?我们可以看到纪录片里,九十年代的饭店其实没有那么豪华,我理解这种“豪华”是当时留给人的一种印象。当年黄河路的霓虹灯牌确实很多。除了资料里的画面、声音,剧组还找了当年做这些灯牌的老板来还原,在车墩搭了一个这样的景,现在应该会吸引很多人去打卡吧。
沈小榆:有人说《股疯》反映的才是真实的九十年代上海,我想《股疯》回应了当时观众心目中的上海,这部影片就是九十年代拍的,几乎和时代是并行的,当然很真实。今天的《繁花》回应的是当今观众心目中九十年代的上海,尤其是剧组确实通过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真实历史影像,他们对九十年代上海的再现不全是虚构,是能成立的。可以这样说,电视剧《繁花》是基于真实历史的创造,是由大量真实细节作为肌理的艺术创作。《繁花》的收视率和网络评分到目前一直都很好,说明观众也是非常认可的。
《繁花》剧照
澎湃新闻:黄河路上初五迎财神放烟花真那么炸?
李佳敏:是的,我们在剧中看到的只是几个店,比如至真园的门口。在当年新闻里可以看到,黄河路上每一家店都会在这个时间放烟花,本来黄河路上就有很多的饭店,可想而知。初五早上,看不出黄河路地表的颜色,地上基本上都是红色的,当时确实很壮观。
1990年代,过年时,黄河路上放烟花。图片由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
澎湃新闻:小阿嫂那段搬家镜头还原度高吗?
李佳敏:片中那段挺真实的。他们当时看了很多弄堂里面搬家的视频。
我们资料库里的影像,最早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蕃瓜弄搬家的视频,那时候是黑白的搬家的场面。五六十年代没有汽车,就是推一辆平板车,也是亲戚邻居互相帮忙一起把东西抬上去。到后面九十年代,蕃瓜弄搬场、石库门搬场都是有车进来,车上还贴着标语“祝贺动迁”,然后放鞭炮。石库门里“七十二家房客”,大家都是像亲人一样互相帮忙,整个弄堂动静很大。因为房子没有电梯,搬大柜子、大橱都会从窗口用绳子往下吊,非常热闹,像弄堂里有件大喜事一样。
澎湃新闻:宝总车祸后闭关,窗外是正在修建的东方明珠,这个细节也是经过考证的?
施依娜:东方明珠是1991年动工,1994年造好,宝总闭关的时候正好是这个时间段。我们给剧组提供的样片里,有一个1995年由上海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哦!东方明珠》,里面详细介绍了东方明珠的建造过程,他们是有参考纪录片和照片资料,剧组在细节方面很考究的。
东方明珠建造。图片由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
澎湃新闻:上海美食参考了哪些老资料?
李佳敏:刚刚说到年夜饭,每年过年都会有一些新闻资料,年夜饭出现的时间虽然不多,可能只有一两分钟,也是能看出来每个年代的不同。
比如年夜饭的品类,五十年代的年夜饭基本上都是自己家里做,九十年代以后才流行到饭店里去吃年夜饭。家里做可能就是“上海老八样”。上海人自己做的早餐,考究一点就是“四大金刚”。老早的泡饭就是把昨天的剩饭第二天起来拿开水泡一泡,再放点咸菜和花生米,后来觉得好像这样吃对胃不好,才会煮一煮,之后才逐渐升级。
1980年代的年夜饭。图片由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
上海人的年夜饭。图片由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
施依娜:黄河路当时有些饭店的年夜饭要提早半年预订。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玲子离开夜东京,宝总他们等着给她过生日,准备的生日蛋糕,也是当时流行的生日蛋糕款式,这种小细节,都经得起考证。另外,当时黄河路的确能吃到其他地方没有的生鲜,电视剧里提到的大王蛇不是杜撰的。我们中心以前做过一档节目叫《上海故事》,是利用老资料反映老上海生活记忆的纪录片节目,每集20分钟左右,其中有一集《上海故事:吃在黄河路》里面的采访就提到过的。
再比如葛老师在玲子出走以后单独吃饭,他说把腐乳递给我,就这一个细节,就是上海人的生活方式,特别真实。
所有这些细节加起来营造出来的氛围,就能引起上海观众的共鸣。特别要说一下,这个剧还是要看沪语版,特别带感,效果是加成的。比如说,宝总叫汪小姐外号“碰哭精”,在上海话里是有爱怜在里面的,而换成普通话就是“爱哭鬼”,一下子就没那个感觉了,还是要还原到本土语境里才有效果。
澎湃新闻:能否说下真实影像在影视剧里的重要性?
李佳敏:现在确实行业内越来越重视这件事,因为观众的观影能力越来越高,而《繁花》出来以后也会拉高行业标准。一方面,做年代片可以直接参照这些历史影像,因为它是最真实的;另一方面,补充画面有真实来源可以考证,更加有可信性。近几年来找我们做拍摄参考的团队也很多,除了《繁花》,还有《理想照耀中国》《大浦东》《大江大河》等。
沈小榆:真实影像奠定了影视剧的基调,只有充分尊重历史,才不会做出所谓“神剧”。年代剧更需要真实性的支撑。我们有一个比较强大的编研团队,对采集到的历史影像进行考证。很多很早的历史资料影像资料是默片,画面也比较模糊,更重要的是里面的各种信息需要确认,何时何地何人何事,都需要考证确认以后才能应用。
我们的考证工作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把最新AI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考证工作中去,提高了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在我们媒资平台里,每一段收录进去的内容,都会做很细致的分类编目,根据平台检索,甚至可以精确到哪个镜头哪个动作。这从使用角度而言,是比较便捷的。
澎湃新闻:剧组是不是也看了大量口述的内容?历史影像的版权意识是不是越来越受到重视?
沈小榆:“口述历史”是我们馆的另一个特色馆藏,这项工作我们也坚持了十多年,根据主题做了很多系列的口述采访,包括抗战老兵、上海重大工程建设、上海世博会、上海老艺术家等不同主题,做了很多口述专辑。近年来,我们也为一些大型企业做口述采访记录,用口述历史的方法反映企业发展史。企业在做重大的周年庆活动的时候,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会委托我们采集制作,也会购买我们库里和他们企业相关的历史资料。之前提到的我们自制的专题节目《上海故事》,也是结合了很多的口述历史的内容,当时我们给《繁花》剧组的样片里,很多是摘自《上海故事》的节目内容。
李佳敏:采访亲历者讲述的内容,对内容生产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我现在会接触很多影视剧行业内的制作人员,更多的是交流怎样用好这些历史资料,如何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之前也接触了一些导演,他们其实并不了解上海有这样的历史影像库。因为我们同时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下的一个机构,早年只对台内节目生产做服务。
但近年我们开始推动“上海音像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这个平台更像图书馆的功能,是对社会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我们的目标是让大家都能来用我们的历史媒资。而且现在,大家的版权意识越来越强,使用网上资料存在版权隐患,现在有很多影视剧的编剧,也对我们这个平台非常感兴趣。剧本要做前期研究和考证的话,影像方面是挺重要的一块,还有高校也会有需要,包括一些新媒体也认为通过我们的平台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
南京路。图片由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
澎湃新闻:你们看了剧有何感受?
李佳敏:沪语电视剧已经很久没有被讨论了,此前是《爱情神话》,但也没有热到《繁花》这种程度。我看剧的时候,还挺感谢王家卫导演的,把我们这些资料,包括他自己对上海的一个认识理解,能还原得这么好,给上海人民又拉回了那个时候的记忆。
施依娜:我是80后,之前周围讨论的确实还是《爱情神话》,但也只是局限在“巨富长”这一带,不像《繁花》涉及范围那么广。现在亲戚朋友、同事都在追这部剧,大部分其实都还没有看过原著,大家还是追得上头,看得津津有味。上海人太久没有看过沪语电视剧了,往前追溯,还是小时候看的《孽债》。
另外,剧里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上海名人的客串,范志毅、史依弘、孔祥东......大家看了都很“啧劲”。做了这个项目之后,我们也对上海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比如“黄河路保卫战”那一集,宝总请爷叔帮忙,爷叔说正好有香港朋友回来探亲,还带了私人厨师,最后才解了至真园的燃眉之急。做了这个项目才知道,当时很多香港商人其实都是1949年从上海到香港去发展的,之后再回到上海做投资,比如汤臣一品的老板汤君年,船王包玉刚等等。
沈小榆:我也很喜欢这部剧。大家关注的是《繁花》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所处的位置。开播时有评论说:“这不是90年代上海而是30年代上海”。如果拿我们的黄河路历史影像作为真实的标杆,那么《繁花》的黄河路肯定不完全真实。但真实并不是一个绝对客观的东西,对任何人来说,真实都是有主体性参与建造的。相信《繁花》真实性的来源有很多,但我们的历史影像一定是它的重要来源。
毛尖老师评论说《繁花》“浑身是宝”,这个也是我的感受,《繁花》太丰富了,很难一两句话道尽。另外,建议此刻大家把王家卫在开播前宣推的短视频再拿出来看一看,相信就更加能够体会,他所说的每一句话的意思以及他对《繁花》的感情。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