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年度最佳
去年上映的两部国产电影,《出走的决心》和《好东西》。
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女性,女性的生存现况、对未来的美好展望,用不同的视角展现她们本身的力量。
今天要聊的,则是一部由印度女导演帕亚尔,自编自导的印度电影《想象之光》。
该片是印度三十年来,首部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
故事围绕三位在孟买打工的女性展开,芭姐、小努和寡妇蒂婶。
芭姐是医院的护士长,小努是前台护士,蒂婶则是食堂阿姨。
芭姐和老公是包办婚姻,对方长居德国。
两人近乎分居的婚姻状态,总引得周围人嘲笑,也让巴姐一度陷入迷茫。
同院的医生马哥,为人体贴温柔,又风趣幽默。
他爱慕芭姐,但芭姐却因自己有名无实的婚姻,无法回应马哥的心意。
她甚至不敢在人前,和对方表现得很熟络。
善良的芭姐虽然生活不富裕,却总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有需要的人和动物。
比如帮蒂婶找免费律师,给小努垫付房租,以及收养无家可归的流浪猫。
某天芭姐收到老公从德国寄来的电饭煲,这东西在芭姐狭小的房子里显得格外突出。
仿佛是老公,在通过它彰显着自己的存在。
芭姐夜不能寐,趁小努睡着,她拿出马哥送的诗,偷偷看了起来。
对方将对她的爱意融进诗中,但芭姐却不敢做出任何回应。
朋友蒂婶在得知芭姐老公,已经一年多没给她打过电话后,便劝芭姐主动联系对方。
还仗义执言,如果自己看见芭姐老公,一定要替芭姐出气。
但目前还是得先由芭姐帮蒂婶出口气。
蒂婶的丈夫曾通过工厂赔偿分到一套房子,可对方直到去世前,都没给她看过房产证明文件。
开发商找地痞威胁蒂婶,要求她尽快搬离住所。
芭姐便找了个免费律师,帮蒂婶打官司。
可即便蒂婶在房子里住了22年,邻居都认识她。
法庭也只认可实质性文件,蒂婶必须拿出证据证明自己住在那。
芭姐帮忙在断电的房子里寻找文件,同时又问蒂婶,为什么不去自己儿子那住段时间。
蒂婶说儿子房子小,几口人住一起太挤了,而且她也不想听那些家长里短的争吵。
她觉得自己和芭姐一样,单着反而更自在。
认真翻找文件的蒂婶,没注意到芭姐露出的失落神情。
芭姐总是始终幻想,再过不久老公就会回到孟买,和她一起生活。
但现实却无比残酷,她主动拨通的号码,竟是空号。
芭姐和室友小努带着捡到的怀孕母猫,找马哥帮忙查B超。
小努和马哥闲聊了几句举止亲密,芭姐却突然上头指责小努太轻浮,主动和男人发生肢体接触是不检点的行为。
话一出口,芭姐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因为自己的不幸婚姻陷入困境,却下意识伤害了朋友。
晚上小努回到住处后,芭姐主动道歉,两人重修旧好。
然而留下一个朋友,却又要失去一个朋友。
芭姐得知蒂婶决定离开,回村重新找份工作。
她们的力量太微薄,无法和有权势的开发商抗衡,只能认输。
与这两位被不幸的婚姻和生活困境摧残过的女性不同。
同院的年轻护士小努,对爱情、婚姻以及未来依旧充满期待。
并和芭姐一样,是个热心肠。
某天一位年轻妈妈,询问小努有关结扎手术的事。
除了想拿到政府奖励外,最主要的是,她才25岁就已经生了3个孩子。
她实在没有精力,再去照顾更多孩子,但她的老公却坚决不同意。
于是小努偷偷塞给对方一盒避孕药,想帮她摆脱困境。
而小努也不是没有烦恼,他的暧昧对象是个穆斯林人。
两人虽然相爱却不敢公开交往,私下约会也得避开众人。
小努甚至不敢和好朋友芭姐,提起男友的存在。
小努的父亲给她发了许多男人照片,母亲更是连环call,催着她去相亲。
男友忍不住问小努,如果他编造一个印度名字,再搞个假婚介资料,能否成为她名正言顺的相亲对象。
心事重重的小努向已婚的芭姐取经。
芭姐告知小努,她是完全没见过丈夫的情况下,被父母安排敲定了婚姻。
只相处了几日后,对方就去了德国,一开始还会主动联系她,现在却连电话都打不通。
小努觉得自己和男友彼此相爱,又互相了解,不会踏上芭姐这样的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开发商找各种理由赶走房屋原住民的事,引起了工人群体的不满。
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和开发商及各种黑恶势力抗争到底。
蒂婶也参与了这次宣讲。
蒂婶和芭姐聊起她对这座城市的感受,自己在这待了大半辈子,却始终觉得没有归宿感。
就算哪天突然消失,别人也不会注意到。
饭后蒂婶拉着芭姐,趁人不备,砸坏了开发商的一块广告牌。
回家路上,芭姐遇见了刚下班的马哥。
马哥表示他和医院的合同快到期了,很纠结是否要续签以继续留在孟买。
他在这待了几个月,还没学会当地语言,最主要的是,他感觉自己始终融入不进这座城市。
马哥正式向芭姐表露了自己的心意,却遭到了芭姐的拒绝。
她没法背叛自己的婚姻,就算它有名无实。
转天,芭姐和小努一起陪蒂婶回到故乡。
小努在收拾房间时发现了一瓶酒,三人分享了它。
接着便贡献了印度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桥段——跳舞。
小努看着村里的落后又破败的现状,想起孟买的灯红酒绿。
她觉得自己无法接受,从大城市回到小农村生活。
接着又和芭姐聊起,父母催她尽快结婚的事。
小努并不想现在就嫁人,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她可能会选择逃跑。
芭姐却觉得她想法太孩子气。
之后小努借口太累了要休息会,和芭姐、蒂婶暂时分开。
实际上却是跑进树林中,和尾随而来的男友幽会。
不巧的是,两人亲热的画面,恰好被芭姐撞见了。
芭姐没有将此事告诉蒂婶。
毫不知情的小努,再度溜去山洞和小希幽会。
两人互诉衷肠,并最终偷尝禁果。
更戏剧性的还在后面,村民从海里捞上来一个落水的人,身为护士长的芭姐救活了对方。
并惊奇地发现,对方竟是她多年未见的丈夫。
男人醒来后,希望芭姐能跟他一起离开,他以后一定会对她好。
芭姐拒绝了他,并表明永远都不想再见到对方。
另外,芭姐向小努坦白,此前无意撞见了小努和男友的幽会。
小努将男友正式介绍给芭姐和蒂婶。
出乎小努预料的是,两人并未指责或是劝说他们分手。
而是像友好的长辈一样,给予了他们认可和鼓励。
影片至此结束,对于小努和男友的未来,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
也许会因为世俗干扰,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像芭姐说的那样,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又或者是打破偏见,实现跨信仰婚姻。
这些都只能留给观众自行想象。
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想象之光》,是导演用女性视角拍摄出的,一个带有童话色彩的故事。
该片获得了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大奖(仅次于金棕榈奖)。
噱头够足,但实际观影体验却有点后劲不足。
它不像《误杀瞒天记》和《因果报应》这类作品,直白展露一些血腥暴力的残酷画面。
而是用一种颇具诗意的风格,通过三个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经历,平缓地将印度社会存在的问题一一呈现出来。
这部片想要表达的内容非常多:
女性的生存困境,被父权社会里有名无实的婚姻困住,被社会污名化。
人性的复杂、劳工、阶级问题,巨大的城乡差距,落后的医疗体系,不同信仰之间的冲突等。
但正所谓贪多嚼不烂。
仅两小时的体量,并不足以对这些,植根在印度社会深处的问题,进行更深度的探讨。
全片看下来,有种硬炒大锅菜的感觉,倒不如只专注女性困境这一点发挥。
(2024年越来越多的印度女性电影崭露头角)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原片观看,毕竟猫猫还是很可爱的。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名你喜欢的印度电影。
咱们今天就先聊到。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烽默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