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见证真实,坦诚分享!Witness the truth, share honestly!

网站公约   用户协议   侵权投诉指引    政策隐私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热点关键词   sitemap   城市号作者入驻/登录/注册

研讨|纪录片《叶尔羌河》:自然美、文化韵与民族情

2024-11-23 09:32来源:澎湃新闻编辑:采小编

自然美,纪录片,民族,文化,叶尔羌河

叶尔羌河,浸润出新疆喀什的文化底色,也酝酿出最为鲜明的中华民族性格。这片古老的热土,昔日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今朝中吉乌铁路的起始之站,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2024年10月8日至29日,4K自然人文纪录片《叶尔羌河》播出。作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成果,《叶尔羌河》运用4K超高清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叶尔羌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讲述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11月19日,《叶尔羌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研讨|纪录片《叶尔羌河》:自然美、文化韵与民族情(图1)

《叶尔羌河》海报

丝路重镇喀什,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也是多种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文化底蕴深厚。十二年前,一支上海的纪录片团队踏上了探索的征程,他们从繁华的都市出发,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了南疆的绝美之地。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第一次用高清镜头记录了中国西部边陲城市的全景式风貌,创作了纪录片《喀什四章》。

十二年后的今天,千年来的驼铃声依旧悦耳动听。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这座古老的丝路名城正在焕发出新的蓬勃活力。在此背景下,原班人马再次集结,以《叶尔羌河》为新篇章,用镜头续写新疆的传奇故事。

研讨|纪录片《叶尔羌河》:自然美、文化韵与民族情(图2)

《叶尔羌河》研讨会现场

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尹欣介绍,从2012年的《喀什四章》,到2016年的《喀什传说》,再到2024年的《叶尔羌河》,十二年中,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人用镜头细腻捕捉新时代新疆的开放自信,用理性而又蘸满感情的讲述描摹出新疆之美。

纪录片《叶尔羌河》用镜头记录平凡而伟大的人,从他们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以小见大,展现南疆这些年来的崭新变化,贴近实际生活也更具真情实感,能够让观众深入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下的人文风貌。

首集《水载万物》深刻描绘了叶尔羌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演进,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史的厚重积淀;第二集《依水而居》细腻聚焦该流域的水文治理与生态保护,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第三集《百川汇流》深入挖掘叶尔羌河流域的考古遗迹与文化血脉,传承千年文明;第四集《河海相拥》则生动展现了叶尔羌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与国际交融。

四集纪录片中,先后出现的数十位各民族人物,皆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在短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制作团队除了大胆运用近景与大特写镜头外,还着力注入“亲情”元素,往往几个镜头便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比如阿布都深夜抢种棉花的辛勤身影,妻子温柔递上热饭的瞬间、玛热亚的父亲鼓励女儿克服困难学习鹰舞并与女儿一起翩翩起舞、牦牛叼羊比赛,父亲叮嘱儿子要奋勇争先等故事片段,无不彰显了亲情的力量。

研讨|纪录片《叶尔羌河》:自然美、文化韵与民族情(图3)

摄制组拍摄棉花夜播

而对于纪录片中精选的故事,纪录片则细致讲述,比如巴楚烤鱼制作全过程,从鱼儿在水中欢畅游动,到阿布都艾尼把这份自然馈赠变成令人惊艳的城市名片,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温度。镜头下,观众不仅能见证鱼儿被捕捞上岸、精心处理的场景,还能体会到阿布都艾尼对食材的尊重与烹饪技艺的传承,以及这道美食如何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展现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研讨|纪录片《叶尔羌河》:自然美、文化韵与民族情(图4)

巴楚烤鱼

镜头背后,是摄制组三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叶尔羌河》总导演刘丽婷介绍说:“摄制组以脚步丈量新疆广袤神奇的土地。自2022年7月起,摄制团队共二十余批次、每次一个月交替前往喀什各县市及叶尔羌河沿线地区拍摄。三年寒暑,团队足迹遍布雪山、冰川、高原、峡谷、牧区、绿洲、戈壁、沙漠,总行程超过15万公里,用镜头记录下叶尔羌河流域的四季美景与30多组生动的人物故事,积累了超过200tb,1000小时的珍贵素材。”

研讨会上,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叶尔羌河》策划朱宏表示,该片的完播不是结束,未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会继续用好主创团队宝贵的素材积累,开拓相关主题,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特邀嘉宾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生态文学作家杨奕萍表示,该片展示出新疆独特的民族文化,将文明和现实不断交织,通过人与动物的故事带给观众美的感受,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依水而居的日常,不仅呈现出美,更呈现出纪录片该有的灵魂。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宏,中国作协邓凯等专家认为,该片在保证故事完整性的同时,突出表达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注重情绪、节奏、意象的把握,将自然与人文细腻交融,做到了宏大主题的柔性表达,以诗意的叙事风格为中国纪实美学开拓了新境界。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研讨|纪录片《叶尔羌河》:自然美、文化韵与民族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自然美   纪录片   民族   文化   叶尔羌河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4 城市头条公众媒体平台 csttcn.com chengshitoutiao.com 城市头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城市头条媒体平台《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4SR0880993 | 本网管辖法院:辽源市龙山区人民法院 |用户协议 | 侵权投诉指引 | 政策隐私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更不提供任何广告投放,文章中标注来源“采小编”的为机器人采集大数据结果,不代表本网观点,城市头条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如认为侵权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之规定请邮件通知删除(不必诉讼),依据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网络服务平台不承担赔偿责任:news@newsgo.com | 或点击城市头条撤稿删除通知 我们收到立刻删除。 备案号:城市头条媒体平台《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4SR0880993吉ICP备2020008037号 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