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不烂
我原以为《焚城》是烂片来的。
导演潘耀明,摄影出身,曾为《窃听风云》等影片掌镜,拿过多次金像奖提名,但作为导演,他自己之前只拍过一部《别叫我赌神》。
周润发也救不了的《别叫我赌神》。
所以再看到他的名字,我是有点怕的。
另外,如今的合拍片,大多老调重弹,相似的模板,重复的故事,雷同的班底,看得多了,自然会觉得老套无聊。
坦白讲,《焚城》也没有跳出套路,依旧是灾难、英雄与花瓶的经典故事框架。
虽然套路老,但《焚城》胜在完成度够高,哪哪都照顾到了,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华语爆米花片的标杆型作品,是值得被业界借鉴学习的。
不夸张地说,如果华语片的平均质量能达到《焚城》的水准,那观众恐怕都得在电影院隔壁买房。
《焚城》的优点很明显。
双线故事,够扎实、有嚼头。
一条是灾难现场的救援线,这是明显。
非法电子废料回收场起火,放射性物质遗漏,整个香港陷入辐射危机。
影片里引入了87年的戈亚尼亚辐射事故做对比,电影里香港的辐射事故,至少比那次严重十倍。
从前期的救火,到发现辐射,事件的严重性,救人、疏散、阻断等等,一环扣一环。
另一条线走的是政治惊悚片的路数,是暗线。呈现的是政府人员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
正因为涉及到了高层叙事,拍出了高层权斗的波谲云诡,很多影迷也会拿《焚城》去和《寒战》对标,说它是灾难版《寒战》。
这条线,影片的尺度并不小。
其中有市民公然叫骂香港政府的桥段。也有政府领导人员为保官位,罔顾百万市民生命的桥段。
比如因为现场有放射性物质,就不让消防员用水灭火,因为会污染水源导致停水,怕招来市民的投诉。
哪怕气象表示十几个小时后会下雨,污染水源是不可避免,现场还等着灭火救人,就是不作为。理由是下雨是天灾,导致的水污染辐射,市民怪不到政府头上。但人为决策造成的后果,可能会影响乌纱帽。
当然,论深度和细腻度,《焚城》很难和《寒战》相提并论,但能在主线之外把暗线拍出足够高的完成度,已经很不错了。
两条线交叉推进,节奏掌握得相当不错。双线故事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焚城》的下限,使其脱离了烂片的范畴。
在此基础上,再来谈几个亮点。
大场面得是加分项。
这是一次影响到整个香港七百多万居民的灾难级别事件,所以相关的大场面必不可少。
不止是群演找了不少,封路拍摄也是不可或缺,尤其是成队的消防车,夜空之下,排成长龙,视觉冲击力拉满。
影片结束的时候我还专门注意了一下鸣谢,果然其中就有“香港消防处”的大力帮助。注意是消防处,不是消防局、消防站,最高级别。
保障了大场面,灾难片就不会太跌份。
这是硬件方面的亮点。再聊一个导演个人表达方面的亮点。
可能称为亮点还不太合适,但说是奇观绝不过分。能在华语片中看到这样的桥段,难得。
政府需要出动几个消防战士去往辐射最严重的地方,阻断辐射。
如果这种影视桥段放在内地,那该是一番慷慨激亢,战士们你争我抢。
最典型的例子如《流浪地球2》里沙溢那句,“中国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
近点的,同样是讲述消防员故事的《烈火英雄》。
事故发生后,负责人不敢说出现场的实情,因为怕消防员知道后不敢进去,退缩。
“我如果实话跟你说,你们谁还敢进去救火啊!”
侯勇的那句台词我记忆犹新,“你太不了解消防员了!”
无论是《流浪地球》还是《烈火英雄》,但凡是需要中国军人挺身而出的戏份,没有一个中国观众会怀疑他们的信念。
这就是我们作为中国老百姓的底气。
可反观《焚城》,一听说很危险,不止队长说,“我不会强迫你们去送死”,队员们也一个个转头就要走······
不评价这样的戏份其背后人权与信仰之类价值观的呈现。
单从多样性而言,我觉得《焚城》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表达。
从电影的发展角度来说,这得算优点。
再来聊几个《焚城》的缺点。
首先得提的肯定是特效。
主要是一些广角的大火、爆炸戏份。网大风太重,假得很。
也是没办法,工业硬实力的确跟不上,特效太假。其特效水平,比起十五年前好莱坞的《2012》甚至都差了点。
很难提出解决办法,这东西就像数学,不行就是不行。糊弄不了。
郭帆说,我们的制作水平和好莱坞差了30年。道阻且长,慢慢来吧。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掩盖特效上的短板,《焚城》的滤镜或者说调色特别扭。这是影片的又一个缺点。
尤其到了后半段,调色已经怪异到了,像是在一台没有HDR功能的机器上播放HDR视频。
又偏绿、又偏紫,像是蒙了一层什么东西,颜色非常失真,极大影响观影。
我猜测原因可能是,导演把有的夜戏放到白天拍,加了一层“夜晚”滤镜,要么就是室外夜戏放到了棚里拍,所以导致光线非常不自然,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别扭。
好歹导演潘耀明还是摄影出身,却出这种纰漏,实在有点不该。
作为灾难片,视觉这块,《焚城》还有着极大进步空间。
故事方面,影片最大的槽点是结尾部分。
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没完没了。
本来很快结束的一个故事,偏要婆婆妈妈,“面面俱到”,谁都要带一下,丁点留白空间都没有,塞得太满。
把每一个人物的结局,都要细细交代一番。没必要。
形式上啰嗦还不够,最后还要来点心灵鸡汤,点一下题,恍惚间我以为我回到了校园时代,语文老师在放什么素质教育作品。
观众离场前看到的最后一幅画面,是两行黑底白字的大字:
“看似遥远,或许只有一步之遥,希望灾难永远不会发生”。
哎哟,我求求你。希望这样的东西,永远不要出现在华语电影里。
总得来说,虽然瑕疵不少,但对《焚城》我还是持推荐态度。
在华语电影下行的时代,它还算是部值得一看,较为完善的消遣娱乐之作。
如果做成系列,下一部我还会去支持。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