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工作者,几代,往事,镜头
编者按:七十五载波澜壮阔,七十五载春华秋实。中国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跨越时空的接力”,走进多个行业和领域,讲述几代人传承奋发进取精神,真抓实干、接力创新,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故事。
“为了新中国,前进!”新中国成立几年后,电影《董存瑞》在北京大华电影院首映。影片上映后获得巨大成功,董存瑞的扮演者张良一举成名。在原文化部举行的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董存瑞》获一等奖,张良获演员个人一等奖。
上世纪70年代,张良与妻子王静珠南下广州,在这片热土上,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夫妻二人一同接连创作出《梅花巾》《雅马哈鱼档》《少年犯》《女人街》《特区打工妹》等多部反映时代巨变的影视佳作。他的后代也传承了父辈对电影事业的热情,至今仍在电影业深耕。
今年国庆前夕,张良和妻子王静珠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谢谢你们想到我们,祝福大家欢度国庆”。回顾新中国电影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电影人推陈出新。资深电影工作者、张良的儿子张海洋向南都记者表示,要把父亲那一辈的精神发扬传承下去,“积极培养电影新人,推动影视行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典《董存瑞》
回望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一幕幕影像闪过,经时间淘洗,经典留存。
现任广东省影视文化促进会会长的张海洋熟悉很多经典影片,而最令他自豪的是,他的父亲张良塑造了“董存瑞”的经典形象。他告诉南都记者,自己是看着父母电影长大的。
今年8月底,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期间,部分红色经典影片以舞台剧的形式,在长影旧址博物馆上演,其中包括经典影片《董存瑞》。
电影《董存瑞》片中最为经典的镜头依然留在几代人的心中——董存瑞单手高举炸药包,拉响导火索,高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
电影《董存瑞》。
1956年,电影《董存瑞》在北京大华电影院首映。影片公映后,董存瑞的扮演者张良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演员,当时他才二十出头的年纪。
1933年,张良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下马塘镇,今年已是91岁高寿。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他在亲自编著的《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张良》一书中提到,“其实我这一生只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做演员,一件是做导演。”
在成为电影演员之前,张良在战斗中成长,得到锻炼。他15岁当上八路军,将原名张庆铸改为张良。董存瑞在攻克河北隆化战斗中英勇献身时,他正在东北参加解放长春、沈阳战役,后来转战华北,以部队宣传队鼓手身份参加开国大典。朝鲜战争爆发,他又随志愿军首批赴朝作战,回国后被选调到华北军区文工团的话剧团,从事专业话剧表演。
1955年初,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郭维到华北军区文工团找到张良,说长影准备拍摄一部歌颂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电影,正在物色扮演董存瑞的演员,文工团领导推荐了张良。郭维认为,张良15岁参军的经历与董存瑞相像,且他多年的部队生活,参加过东北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生活经历,又是十分宝贵的创作源泉。
多年以后,张良提到那段经历:“在整个拍片的过程当中,我们全组都是拧成一股绳,自己背着背包,自己扛着行李到老百姓家里头去找门板,搭床,睡觉,很艰苦,但是全组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待到《董存瑞》上映时,张良等人也坐在观众席里和观众一起看。他回忆道,放映完,观众情绪突然一下子爆发了,“全场开始喊董存瑞的名字,场面特别沸腾,很多观众涌上来抱着哭”。
影片获得巨大成功。在原文化部举行的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董存瑞》获一等奖,张良获演员个人一等奖金质奖章。2005年,张良版的“董存瑞”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
南派经典电影闪耀六十年代
《董存瑞》之后,张良又在主演的电影《哥俩好》中,开创了国内银幕上首次尝试一人分饰二角的先例,也因此获得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张良的妻子、著名编剧王静珠,也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工作者,二人因戏结缘,结成艺术伴侣。197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向张良、王静珠夫妻抛来橄榄枝,夫妻双双调入珠影厂工作,移居广州。
张良与子女合影。
当时,广东电影已经出了不少杰作,形成独特的风格。
据《广州市志卷十六》记载,新中国成立后至1965年,是发行放映业全面发展的时期。位于广州的珠江电影制片厂(简称“珠影”)正是在这一时期孕育而生。
1958年5月1日,广州电影制片厂(珠影前身)正式投产,这是继北影、长影、上影、八一厂后的新中国第五个电影制片厂。
“1958年至1966年,珠影已接连推出一批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精品,不会输给大厂的同类题材大片,站稳了脚跟。”国家一级影视编辑、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著名电影策划专家祁海告诉南都记者,细品当年的南派经典电影(故事片),其中许多精品“出奇制胜”“大打翻身仗”的成功经验,在今天仍颇有实用价值。
据《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记载,从1962年起,珠影的故事片创作有了明显起色,先后摄制了《南海潮》《逆风千里》《七十二家房客》《大浪淘沙》《跟踪追击》等5部故事片。
著名电影导演王为一被喻为“中国电影史上活化石”,也是南国电影流派的开创者,曾执导过《珠江泪》《七十二家房客》《南海潮》《三家巷》等多部著名电影。他导演的作品充满南国风情,岭南的建筑、服饰、民俗、戏曲,岭南人特有的语言、气质、家庭氛围、生活方式等均在他的影片里呈现。
其中,《南海潮》通过描写广东沿海一户渔民的遭遇与命运,以及渔乡儿女的觉醒与斗争的故事,深刻体现了我国南方沿海渔村的社会历史风貌。
电影《七十二家房客》。
还有一部被“老广”熟知的喜剧故事片《七十二家房客》,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粤语影片。影片以真实朴素的“电影语言”,幽默的喜剧冲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广受观众欢迎。
子承父业讲述改革开放故事
张海洋向南都记者回忆,当年他随父母移居广州时,年仅四岁。
几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片南国热土上,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张良转型做导演,与妻子王静珠一同接连创作出《梅花巾》《雅马哈鱼档》《少年犯》《女人街》《特区打工妹》等多部反映时代巨变的影视佳作,并获得第七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像荣誉奖。
电影《雅马哈鱼档》。
其中,由张良执导的《雅马哈鱼档》,是第一部以个体户为主角的电影,更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发展的“活广告”。故事、人物、场景和语言都源于广州街头巷尾、原汁原味的现实生活,1984年上映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即便在今天看来,这个故事仍极具时代性标签,“个体摊档”“万元户”都是当时的流行词。
这一时期,出身电影世家、从小学时客串群众演员的张海洋,也走上父母的职业之路。
1985年,18岁的张海洋从广州市第95中学高中毕业后,便加入珠影参加工作。他从电影剪辑干起,先后担任过制片主任、导演助理等职务。当时珠影以电影为主业,也有电视剧部。
从业近40年,张海洋参与制作电影、电视剧二十余部,包括《梅花巾》《少年犯》《巴陵窃贼》《港客谋杀案》《女人街》《逃港者》《龙出海》《电影人》《回头一笑》《破烂王》《岭南春秋》等。
他告诉南都记者,自己对于电影的学习,一半是跟着父亲学习,而另外一半则是跟其他老导演学,如丁荫萌、曹征、王毅等人。“他们的工作作风、艺术功力,80年代珠影人的干劲,让我受益终身。”
电影《特区打工妹》。
改革开放初期,勇于开拓的广东电影人推陈出新,无论题材、类型、风格都首创了许多“全国第一”。
例如,张良、张海洋两代人共同参与创作的《少年犯》,是第一部可让在押犯人上银幕演主角的电影。
祁海向南都记者介绍,此外,开拓新题材领域的粤产故事片还有不少,包括第一部纪检题材电影《阿罗汉神兽》、第一部正面反映华侨生活的《海外赤子》、第一部反映中国四大发明的《毕昇》、第一部描写粤港警方合作破案的《联手警探》、第一部反映特区校园生活的《花季·雨季》。
搭建湾区交流平台育新人
今年9月25日,电影《海外赤子》上映45周年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行。分享会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通过各行各业的海内外同胞分享自己的家国故事,让更多年轻人懂得“爱国”的含义,自觉继承前辈的爱国传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电影《海外赤子》。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国人熟知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就出自《海外赤子》,传唱至今,并入选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选目录。
45年前的《海外赤子》,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海外华侨及归侨子女生活的故事片,以黄思华排除万难进入部队文工团的故事为主线,深入一代代华侨心系祖国的情感世界,在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引发强烈反响,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广东省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45年后,在分享会上,广东电影人提出,坚持创作为基、改革为先、创新为要,聚焦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再出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华人华侨等题材创作,努力以文艺作品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对于电影创作方向,祁海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求新”的看法。回顾过往,他说,成功的南派电影,并不是只看故事、人物、环境有无贴广东标签,也不是看主创人员是否为粤籍人士,而要看影片内容能否体现广东人特有的个性,或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否体现广东电影人特有的开放求新个性。
电影力量生生不息,不仅仅体现在一部部作品的迭代创新上,还传承于一代代电影人的责任和使命中。
作为资深电影工作者,张海洋向南都记者表示,他始终牢记父母的教导,传承着父辈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他说,要把父亲那一辈的精神发扬传承下去,“积极培养电影新人,推动影视行业发展”。
2013年,张海洋组织成立广东省影视文化促进会,并担任会长。近年来,广东省影视文化促进会会员企业的影视作品丰富出彩,优秀电影硕果累累,为影视文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整合影视产业资源,致力于打造广东影视文化产业旗舰,引领中国影视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他向南都记者透露,今年他正在策划一个电影文化节活动以及2025影视产业高峰论坛,做好在大湾区城市各地城市落地影视基地的准备工作,带领几家行业组织去开展行业标准化的制定工作等。
时至今日,电影《董存瑞》还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那句“为了新中国,前进!”依然鼓舞着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跨越时空的接力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马辉 张倩寒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张倩寒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时代光影留芳华:几代电影工作者镜头内外的七十五载奋斗往事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