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电影,女仇父报
7月3日上映的电影《默杀》带着“校园霸凌”“沉默是罪”“王传君为女报仇”的话题标签席卷暑期档,犯罪题材下的“女仇父报”与社会议题的结合再次引发大众热议。从此前的《误杀》《涉过愤怒的海》,今年5月上映的《彷徨之刃》,到待上映的《以父亲之名》等电影,“女仇父报”的叙事背后承载着哪些社会议题?电影的创作又存在哪些争议?
或改编或翻拍
打造“女仇父报”的电影叙事
纵观国内近年来上映的“以父女之名”的犯罪复仇电影,大多改编自文学作品,或翻拍自同名作品。原著或原型并不都是“复仇”与“父女”的关系捆绑,但在这些电影中,创作者有意塑造了被害的女儿和咆哮的父亲形象,打造“女仇父报”的电影叙事。
比如《默杀》翻拍自导演柯汶利的同名作,故事的最初灵感来源于一则真实新闻,核心人物关系是母亲与女儿。而电影中,导演在保留母女叙事之外,将“女仇父报”的父女关系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呈现了一位残障女孩惠君被害后,其父亲林在福重锤出击、为女复仇的故事。
《默杀》导演柯汶利的另一部口碑之作《误杀》,也有着“女仇父报”的叙事。《误杀》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导演将原版中女儿的被偷拍改成了被侮辱,并增添了父女关系从疏离到因为“误杀”事件重新找回父女之间信任的叙事链条。
再如影片《涉过愤怒的海》,故事改编自老晃的同名题材小说,但导演在影视化过程中将原著中老金和李烈两位父亲之间的矛盾,改为了女儿娜娜被害后,父亲老金“涉海”为女复仇的故事,更多探讨了父亲与女儿之间的关系冲突。
陈卓导演的《彷徨之刃》则改编自东野圭吾的长篇同名小说。在国产版本上映之前,先后已经有日影版、韩影版和日剧版播出,为观众呈现了一位单身父亲李长峰,在得知女儿被几名未成年人凌虐致死后,踏上复仇之路的故事。“女仇父报”和“法情结合”的故事在东亚地区似乎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可以看出,这一叙事选择的背后映射着社会的必然性。
首先,年轻的女性观众是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女仇父报”的故事和对父女关系的呈现能让她们产生更强的代入感,激发共鸣和讨论。
其次,在犯罪题材中,父亲的理智、坚硬和女儿的伤害、柔软,两者在性别和力量之间的显著差异也可以形成强大的叙事张力,这对电影来说,无疑是兼具情感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创作对象。
从“女仇父报”的外壳
到揭露社会议题的内核
话题电影是一种兼具社会议题性和情绪转译性的电影类型,近些年成为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景观。“女仇父报”的影像处在话题电影的范畴之下,其在建构悬疑、刺激的世界之外,更承担着解剖社会问题和传播正向价值观念的责任。
女儿遭霸凌,是父亲踏上复仇的主要动因,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之间的霸凌问题成为了“女仇父报”的电影重点探讨的社会议题。
《默杀》中对涂胶水、戴刺花环等校园霸凌行为的呈现,再度引发了大众在社交媒体上对霸凌问题的热议,各大媒体也纷纷发出“坚决抵制霸凌”的倡议。影片不仅呈现了残忍的霸凌方式,更表达了霸凌者的“坏”并非天生,而是家长的浸染、老师的漠视、教育的忽视等因素带来的。
《彷徨之刃》呈现了校园空间之外,女儿芊芊遭受霸凌甚至被侵犯的另一种境遇。影片同样探讨了“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问题,也将视点扩展到未成年被害者和加害者之间在法律层面的利害关系;《涉过愤怒的海》则将女儿娜娜所遭受的暴力、欺凌,设定在情侣关系中间,娜娜因缺爱以至于没有判断何为爱的能力,因此将对方的暴力误认为是爱的表现。
当下,大众对于霸凌问题的关注度只增不减,可见对这一问题解决的急迫性。霸凌发生角落的隐秘、被害者的失语、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等因素,是其难被杜绝的主要原因。如何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学校和家长的一道难题。而“女仇父报”的电影以父女的名义剖析校园霸凌,用影视的独特传播力,推动着社会大众对这一议题的思考与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对父女关系这一传统议题的探讨也在“女仇父报”的电影中得以凸显。《涉过愤怒的海》映射的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老金在复仇的结尾,发现害死女儿的真凶竟是他自己“错位”的爱,这一设定将东亚父亲的迷茫与无措刻画得无比深刻,更引发了网友对“老金到底爱不爱女儿”这一话题的热议;《误杀》中父亲李维杰面临与女儿平平的信任危机。在女儿逐渐疏远自己的情况下,如何与女儿重新建立信任,是现实中大部分父亲都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整体而言,“女仇父报”的电影都无可否认地指向一个更宏大的社会议题,也就是父亲所代表的普罗大众与恶势力之间对生命正义的话语争夺。
影片中的父亲都来自普通家庭,在找寻真相或为女报仇的过程中都面临着恶势力的阻拦,比如《涉过愤怒的海》中有钱有势的李家、《彷徨之刃》中纵子犯罪的谢家、《误杀》中只宠不教的督察长一家等等,都是父亲追寻正义之路上的绊脚石。
“女仇父报”的电影在此方面充当观众发声筒的角色,将平民与权贵、正义与复仇的探讨呈现出来,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当中,“以父女的名义”传递出更多正能量。
深刻与过瘾之间
社会议题和商业属性的平衡与争议
犯罪悬疑电影是一种成熟的商业类型片,但也是较难把握内容尺度的一种类型。在“女仇父报”的叙事议题下,此类电影在追求感官刺激和解读社会议题两方面,因失衡引发了不少争议。
首先,电影夹杂着对多重社会议题的讨论,但在话题的探讨上或浅尝则止,或沦为噱头。如《默杀》涉及各类犯罪和社会议题,家暴、教育、性侵、偷拍等,但由于在宣传中对校园霸凌议题有过多偏向,以至于其他议题的存在让观众产生了杂乱和多余的感觉;而《彷徨之刃》中,犯罪、法情、以暴制暴等议题缺少一个有力的矛头指向。
二来女性受害者群像的打造和被凝视成为一种创作惯例,也是此类电影引发争议的重点。在“女仇父报”的叙事议题下,女性自然被设定为受害者,但受害和女性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镜头为何多对准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的丑恶面貌、议题的探讨是否真正触及到了女性的需求和痛处等,亦是观众之关切。
比如《彷徨之刃》中,女孩被性侵的画面反复多次出现,引起了观众对于“消费”受害者的声讨。《默杀》中塑造的霸凌者无一例外都是女孩,这让很多观众发出真实性和歧视性的质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女仇父报”的电影因为犯罪类型的设置,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一些暴力、血腥的镜头,所以未成年群体在观影上受到了特殊关照,像《涉过愤怒的海》《默杀》都打上了“未成年人谨慎观看”的提示语。但这些镜头的存在究竟是剧情的需要?还是创作者肆意的宣泄?在中国电影还未实现分级制的情况下,其对于一些未成年观众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或电脑机器人自动采集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和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