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影评,第二十条,正义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电影《第二十条》正在持续出圈。
继最高人民检察院连发两篇影评后,2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检察官在具体的司法办案中应如何贯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更好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提问,最高检再度“点名”《第二十条》并作出回应: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从取材于昆山反杀案等真实案例,到成为检察机关普法的“最强嘴替”,《第二十条》的意义显然已经超出电影本身。片名“第二十条”,指的正是我国刑法第二十条有关正当防卫的规定。影片聚焦这一话题背后的法与情,将抽象的法条演绎成了百姓身边的故事。“为苍生请命,为弱者鸣冤”,这样的强烈共鸣,与其说是“叙事的胜利”,不如说是“正义的回响”。
一个好的判例,要胜过一沓文件。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案件成因复杂、传统观念束缚、取证能力不足等种种因素,在司法实践中,刑法第二十条没有得到全面适用,被称为“沉睡的条款”,“正当防卫认定苛刻”“怎样才算超出必要限度”等讨论,也随之成为焦点话题,电影正是通过艺术化表达,深刻呈现了这种内在张力。
近年来,“朴素公平正义观”在司法领域被频频提及。所谓“朴素”,就在于它并不复杂,“公道自在人心”,即符合一般的社会认知。具体到正当防卫,就是不要以“事后诸葛亮”般的“冷静”,对防卫人过分苛责,而应以“如我在诉”的态度,审慎地综合判断。基层青年检察官韩明这一角色的思想转变,正是体现了这种进步:最开始,对于监控视频中公交司机张贵生的行为,他只是按时间顺序,相当机械地拆分为“见义勇为”“互殴”和“故意伤害”,而在影片最后,他发出了一句直击人心的辩护:“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不是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进而言之,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见,就必须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高质效”既强调办案公正,又注重效果和效率,须知迟到的正义是打折的正义,影片中郝秀萍在绝望时刻的选择就发人深思;而“每一个”则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再小的案件也关乎民生——岂止是被“唤醒”的“第二十条”,刑法452条法条、56681个字,“从头到尾写的就是四个字,公平正义。”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发布“陈仓抢劫再审抗诉案”等典型案例,还是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监督侦查机关立案、撤案13万余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7000余件等,透过此次发布会,其中的鲜明立场不难想见。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从《十二公民》到《第二十条》,当高质量电影遇上高质效司法,这样的联动既有温度,更有力度。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钟颐)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