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上海人,精神
上海,从来不缺话题。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今,在经历了近2个世纪的兴衰荣辱后,标签累累的上海,已然被浓缩成一个现代都市生活的丛林景观。卷到飞起的网红门店、10W起步的高净值Citywalk局、永远涌在时尚浪尖的精致白领……当上海之外的人提起这座城市时,“浮华”总会第一时间闪过脑内。
然而,华灯之下,高楼丛立间,生活的夹层与褶皱,都被暗藏在上海纷繁光影的底面。当作家金宇澄谈起他创作《繁花》的初衷时,“关注处于社会边缘被忽视的人群,就是上海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是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在上海的普通人再简单不过的出发点。而对于自小就随父母远赴香港的老上海人王家卫来说,剧版《繁花》则更像是一位“精神上海人”,怀着极强烈的情感所记录下的一种充满“上海精神”的生活节奏。
开播至今仅2周不到,王家卫版的《繁花》就成为了各大社交媒体上的最热话题。尽管许多网友们吐槽王家卫审美下的90年代上海,被拍的像60、70年代的香港,30、40年代的老上海,但却意外唤起了大部分上海本地人的时代记忆。
不同于原作小说中,以3位主人公串联起了上海从上流社会的“上只角”到平民棚户区的“下只角”一整个社会面的生活景观。王家卫的《繁花》仅以生活在思南路独栋洋房里的阿宝作为故事的唯一主人公,故事也被聚焦到彼时上海最是纸醉金迷的黄河路上,火热年代下的喧嚣骚动,在王家卫的镜头下被呈现得淋漓极致,接近疯狂。
©️ 鲍德熹
很多人觉得如此瑰丽、暖调矜贵的画面,不会是90年代的上海。在更为年轻一代人们的认知中,刚刚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依然是一片灰调的浅色。这种想象的错位,更像是人们与时代旧风景之间的一道鸿沟,在无形之中让许多人变得更难理解上海了。和剧中的宝总一样,永远走在时代浪尖儿上的上海,似乎总是漂浮在普通的市民生活之上,很难唤起人们的共情,被打上“华而不实”、“脱离地气”的标签。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没有人比王家卫更适合翻拍《繁花》。华丽的影调、抽帧慢镜头、前静后动的偷窥视角、时不时响起的背景音乐,然而正是这种独具王家卫风格的拍摄方式击中了老上海人的怀旧心。早已萧条沉寂的黄河路上,挤满了上海阿公阿婆们的打卡身影;80、90代的上海年轻人,翻出父母辈压箱底的老照片,精致艳丽的时尚套装与汪小姐如出一辙……戏剧化的影像表达,不一定写实,但却真实传递出时代洪流里,普通人们起起伏伏的心境。
作为最早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上海,90年代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时代,不断向上的精神驱动着上海牟足了劲朝着香港、新加坡、东京狂奔。身处于时代之下的人们,虽然“不响”,却也纷纷向前。1993年被正式改造成餐饮酒店一条街的黄河路,挤满了各种机会,和一夜暴富的神话故事,耀眼的霓虹灯一直亮到子夜。
担任《繁花》黄河路顾问的苔圣园酒家总经理祁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那时,全国商业刚刚兴起,很多商务洽谈在餐桌上更容易达成。白天的黄河路尚算繁华,然而夜晚的人群熙攘,出租车排满整条街道。“而在大多数上海普通人的记忆中,黄河路酒家跨年时的烟花,和下馆子的期待,正是他们的生活烟火气。
如今的黄河路早已湮没在上海一众出名的马路里,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规划后,黄河路被定位为”平价烟火气“。除了少数的粤菜馆老酒家还在坚持营业,各种云南米线、重庆小面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招牌早已取代了漫天的霓虹灯。许多初来上海的年轻人,在一条条马路上CityWalk时,总会不经意地忽略掉这条平平无奇、没太有奇异景观的马路。
但正是这条早已趋于平民化的马路,保留下了上海最普通市民的生活底色。老式的石库门房,错综复杂的弄堂,延伸到旁边凤阳路上的大光明电影院和国际饭店,中西建筑的多元融合,和精致之下的自在从容形成了海派生活的基础。
尽管喧嚣繁杂的霓虹灯已经成为时代记忆,但《繁花》中时不时闪现的老洋房、低调复古的精致物什、宝总讲究细腻的生活习惯,依然可见于这座城市的细节里。很多人迷恋上海的原因,不见得是被各种欲望所充斥和裹挟,而是因为就连一餐一时也会细腻铺排的慢调生活节奏,太能疗愈人心了。
每晚都流连在黄河路最富丽堂皇酒家的宝总,在结束完喧嚣的一晚后,也会回到小巷里的普通小店吃一碗讲究却简单的汤泡饭。前者是工作,后者是生活,将浮华与讲究区分得很清楚,是上海人在庞大都市生活里催生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点点慢调,讲究每一处细节,不是为了向外的讨好,而是上海人所独有的向内塑造。
正如上海人自己所说的,”精致不一定是上海人的必备品,但讲究一定是。“爷叔给阿宝定制西服一定要法兰绒、轧别丁、舍维呢是一种身份的讲究,普通人习惯了每天喝咖啡是一种随性的讲究,就连王家卫已经被调侃成段子的拍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的讲究。事事讲究的上海,让生活尽可能多的呈现出每一种事物的丰富棱面,最终融汇城一种多元的大都市文化。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最放松、适合的生活节奏。
©️ 王家卫vb
不同于前几年火热大爆的影视剧对上海上流生活流于表面的刻画,同样是讲上海”弄潮儿“的生活,看似华丽浮夸的《繁花》却拍出了最接近上海底色的味道,有上流的浮夸喧嚣,也有最终回归于生活的讲究烟火气。远看朵朵繁花似锦,近看却是瓦片温热、山河岁月。而这样的上海故事,才是人们记忆中一个时代的浓艳缩影。
策划 / Vivian
文字 / KKC
执行 / Kiki
图片来源 / 官方剧照、官方vb图片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