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城市大事,最早发现!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城市号入驻

“老字号”集体进宫拜年 宫里过大年气氛渐浓

2019-01-29 15:01来源:编辑:News_何晓影

“老字号”集体进宫拜年 宫里过大年气氛渐浓

  “除夕戏目折”公开展出

“老字号”集体进宫拜年 宫里过大年气氛渐浓

  钟表馆改陈后重新开放

“老字号”集体进宫拜年 宫里过大年气氛渐浓

  “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昨天开幕

  为了营造“宫里过大年”的气氛,昨天故宫博物院请来了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等全国10个省市的150家老字号商铺和非遗项目,集体进宫亮相,为游客“拜年”。与此同时,故宫新钟表馆赶在春节前已完成布展,并向公众开放;故宫珍宝馆二期近日也完成了改陈,打算在节前重新亮相。

  像生盆景首次集中展示

  位于紫禁城东部宁寿宫区域的珍宝馆,自1958年开馆,已成为故宫博物院最重要的常设展览之一,这里展示的主要是由金、银、玉、翠、珍珠等贵重材料制作的珍宝类文物。珍宝馆曾经进行过多次大规模修整、改陈,不断提升陈列展览效果。本轮改陈包括位于皇极殿东、西两侧的庑房,共四个展厅,分别以珠宝、金银、玉石、盆景类文物为主题。一期改陈为皇极殿东庑南、北展厅,已于2016年9月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二期改陈为皇极殿西庑南、北展厅。

  据介绍,即将开放的皇极殿西庑南展厅面积约220平方米,主题为像生盆景类文物。像生盆景,又称宝石盆景、工艺盆景,使用金银、珠宝、玉石、珊瑚、象牙等珍贵材料制景,配以金银、珐琅、玉石、漆木等制作的盆,材料华美,工艺考究,色彩绚丽,寓意吉祥,是清代宫廷内年节庆典时不可或缺的陈设,也是重要的贡品类型。像生盆景类文物极具宫廷特色,此前从未做过集中的长期展示,本次改陈填补了这一展览空白。同时开放的皇极殿西庑北展厅面积约340平方米,主题为玉及彩石类文物。

  据介绍,除了在展厅、展柜、展具、照明等硬件设施上进行提升外,本次改陈还尝试布置了四处小型景观,以突出宫廷特色。例如南展厅的碧玉雕云龙纹瓮景观,就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件乾隆中晚期大型玉雕代表作而进行的专门设计。

  老钟表馆恢复原状陈列

  根据故宫博物院展览调整计划,奉先殿钟表馆拟改为奉先殿原状陈列,奉先门南侧的南群房区域改设为新钟表馆。近日新钟表馆布展完成,已向公众开放。

  新钟表馆目前陈列故宫博物院藏精品钟表82件,其中中国钟表21件、外国钟表61件。82件钟表中,有20件钟表为首次展出。展览通过清宫造办处钟表、广州钟表、英国钟表、法国钟表、瑞士钟表、多国钟表六个单元,以及两个场景展示,系统介绍了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钟表的境况。新的展室面积和展品数量虽比奉先殿有所减少,但是原钟表馆里的精品和代表作品在新钟表馆里得到了尽可能保留。例如著名的铜镀金写字人钟、铜镀金象拉战车表等“明星”钟表仍然在陈。

  奉先殿陈列展览撤出后, 直播网,将进行古建筑维护和原状陈列展览设计,待工作完成后向公众开放。另外,故宫博物院还准备将延禧宫区域重新规划设计,改为故宫博物院“外国文物馆”,作为一个新的常设专馆与观众见面,一些院藏精品钟表也将在外国文物馆展出。

  “除夕戏目折”亮相

  今年1月9日在故宫养心殿西配殿修缮过程中被发现的戏目折已被定名为“除夕戏目折”,目前在故宫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展出,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增添了新的看点。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介绍,折上写有“十二月三十日”,即除夕日,在重华宫和乾清宫两处上演的月令承应戏目均记载于此。根据对演员生平的研究,最终确定此戏目为道光朝所演。根据戏目折记载,除夕日在重华宫区的漱芳斋后殿金昭玉粹上演节戏《升平除岁》,在漱芳斋院内戏楼(即折上所载“前台”)上演《福寿迎年》,在乾清宫上演《金庭奏事》等。在戏折上方,戏目上写明上演的地点,在戏目之下,写明了演出机构“内学”与“外学”(内学即太监戏班,外学即进宫当差的民间戏班)以及出演的演员名字。专家称,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藏品中尚无此类形式的曲目单,此次发现将有助于宫廷戏曲及清宫节庆文化的深入研究。

  此外,为了营造过年氛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昨天下午正式开锣,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150家老字号商铺和非遗项目集体亮相,为游客“拜年”。据悉,这一活动将一直持续到2月10日,即正月初六,游客可以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免费参与。

  本报记者李祺瑶/文 程功/摄

  相关新闻

  猪年生肖文化展今起亮相首博

  本报讯(记者孙乐琪)《家和年丰——猪年生肖文化展》今起在首都博物馆亮相。据悉,首都博物馆已连续十二年以生肖文化为主题举办“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把生肖文化与岁时节令结合起来,开启民俗礼仪传承的新形态。

  记者在展厅里看到,一件“面露笑意”的红陶猪头特别引人注目。专家介绍,这件文物来自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有6000到7000年之久了,它出土于平谷区上宅遗址。上宅遗址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件仿生陶猪的獠牙已经很小了,吻部也变短,更多地表现出家猪的特点。专家告诉记者,猪形陶器的发现反映出了原始定居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

  一组“多件套”文物——灰陶带厕猪圈、陶猪、陶狗、陶鸡,则反映出了汉代人“理想家园的一般模式和小康标准”。这组文物出土于北京房山,显然它并不真正具有使用功能,而是从墓葬里出土的冥器。专家介绍,我国汉代农业区墓葬中出土陶猪、陶鸡、陶狗等模型器的数量,以一猪、两鸡、一狗的“组合形式”出现的频率较高,“墓葬中模型器的数量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和放大,可以推测这样的规模可能是当时家庭畜产的理想水平。”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3 城市头条 ChengShiTouTiao.Com(城市头条有限公司) | 投稿/撤稿公邮:news@newsgo.com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城市头条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吉ICP备20200080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