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城市号入驻

70年代被填埋只剩公交站名 久眠地下西板桥"醒"了

2018-08-03 16:54来源:编辑:News_值班编辑

  京报网讯(记者孙乐琪)景山西街上,北海东门外,“西板桥”的公交站名至今犹在。这座让很多北京人久闻其名、不见真容的西板桥如今已经“苏醒”。在西城区恭俭胡同南口,这座古桥和一段29米的内金水河河道已破土重现,并将原址保护,等待着与人们见面的一天。

  去年8月,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拆违时,在恭俭胡同南口、景山西街与景山后街交汇处发现了疑似古代石桥的桥面石条。随后,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市文物研究所对该桥及河道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3个月的考古发掘,在原存建筑基础之下,一座南北走向的单拱平板桥露出了真容——它就是西板桥。

  据市文研所工作人员张中华介绍,根据本次发掘的情况可以推测,至少自明代起西板桥及河道既已存在,此后一直沿用,1973年将河道改为暗河,中间穿雨污水管道,桥址被填埋。张中华介绍,这座古桥桥面呈近正方形,边长6.5米,桥洞高约1.7米,拱脚坐落于桥台上的金刚墙上。如今,石条铺砌的桥面已有残损,现宽4.15米,桥面两侧栏杆与栏板已无存。

  结合历史资料和发掘情况来看,此处河道在历史上从北海公园濠濮涧流出,至西板桥南折,经白石桥沿景山公园西墙注入故宫筒子河。“西板桥是内金水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流出北海经过的第一道桥。”目前,西板桥遗址的考古发掘已初步完成,主要成果在于基本摸清了西板桥到北海的河工系统。张中华介绍,此处河道及桥址具有清代特征。根据历史文献推测是清代乾隆时期修建濠濮涧时对这段河道的重新修葺,新中国成立后这段河道内侧金刚石条大部分缺失,中国直播网,补砌虎皮石墙,但底层石条尚存,近北海段仍保存原来面貌。“如今,这座桥的主体仍是原来的遗存,只是桥面石下加垫了一层青砖,应该是现代所为。”

  张中华认为,此次考古发掘为探讨北京中心城区元代以来内金水河水系的历史面貌,乃至研究运河文化带、老城区及中轴线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文物是历史的载体。西板桥是北京人的‘乡愁’,过去人们只知道西板桥车站,现在西板桥本体终于也露面了。”

  发掘完成后,专家建议对遗址进行原址保护,对已发掘的遗迹采取有效的封存保护措施,未来条件具备后再行发掘,以最大程度上揭露其全貌。“目前,展示利用保护规划由西城区正在制定之中,力争早日让人们看到西板桥真容。”

  西板桥遗址的发掘只是第一步,文物部门透露,整个中轴线的考古调查即将启动,“主要是配合建设工程,摸排地面遗存,在寻找历史痕迹的同时,力图为老城保护决策提供参考。”J245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3 城市头条(城市头条网)CHENGSHITOUTIAO.COM(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吉ICP备20200080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