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城市号入驻

居民参与意识不高“垃圾不落地”累坏分拣大军

2018-06-14 09:07来源:编辑:News_值班编辑

  本市多个街道的胡同平房区陆续尝试推广垃圾分类。但好事难办,由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高,直播网 十八腔,只能依靠分拣员来完成,但只有少部分垃圾能够被分类运输走,其它垃圾又被以混装形式拉走。

  胡同专配24名分拣员

  每天早上五点到晚上八点半,黄师傅要开着小型垃圾车绕史家胡同、内务部胡同跑20多圈。从2014年开始,朝阳门街道提倡“垃圾不落地”,取消了垃圾箱,他的工作就是到各家各户收垃圾;而今,他在收垃圾的同时,还需把垃圾分拣出来。

  史家胡同是东城区最早尝试垃圾分类的胡同之一。去年年底,史家胡同和内务部胡同被选为垃圾分类的试点。

  这里的垃圾被分成四大类: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它垃圾。由于已经施行“垃圾不落地”,史家胡同不再像住宅小区一样摆放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而是把垃圾桶装上小型垃圾车,分拣员在各家各户收垃圾时,就顺手分拣垃圾。

  可这并不简单。黄师傅觉得这些垃圾“深不可测”,袋子里什么东西都有。为了收集和分拣垃圾,负责史家胡同等胡同物业管理的住总北宇物业公司给每条胡同都安排了专门的垃圾分拣员。朝阳门街道30多条胡同,除了近20位垃圾收集员外,还配了24位专职的垃圾分拣员,成了胡同里的“分拣大军”。而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多个街道都普遍存在。

  至少半数居民不懂分类

  记者近日专门跟随黄师傅到胡同收集和分拣垃圾,一圈跑下来攒了好几袋子垃圾。黄师傅临时先躲到空地上拆袋,把垃圾逐一分拣归类。一大包垃圾中,包含了废纸、白色塑料、饮料瓶、菜叶、剩饭、腐烂水果,甚至还有电动车旧电池等有毒有害物品。几大袋垃圾分拣下来,起码需要一二十分钟。

  “大多数居民都不会分拣。”黄师傅直言。据了解,这几条胡同里至少有半数居民在平时是不会事先把垃圾分类的,而这个比例在各个街道中并不算高的。

  普遍看来,物业公司的垃圾分类能力都很有限。以朝阳门街道为例,垃圾分类主要依靠分拣员来完成。这里的分拣员每天大约要分拣各种垃圾5至10吨,其中厨余垃圾就有大约1.5吨左右。

  但这种分拣大军代替全民参与的做法,与垃圾分类水平较高的城市有很大差异。

  “垃圾分类的关键还是在居民的自觉意识,这种主要靠分拣大军的方式很难持续。”垃圾分类领域专家、“零废弃联盟”政策顾问毛达认为,完整的垃圾分类包括4个流程,即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显然,仅依靠分拣员来做是不完整的,缺少了投放环节。各级政府部门除了做好基础设施、分类运输外,也应该做好社区工作,加大舆论引导,或者引入有能力的公益组织参与,提升居民参与意识。

  为了能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住总北宇物业几乎每周都会组织一次宣传活动,提示居民垃圾如何正确分类。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也打算效仿“积分兑换”的方式——居民主动分类垃圾可以累积积分兑换奖品,以此来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尽快养成好习惯。

  垃圾刚分类就被混装

  黄师傅收集和分拣了垃圾后,新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已经分好类的垃圾将运送到哪?下一步如何处理?

  在四类垃圾中,厨余垃圾的去向是最明确的,将有专门负责厨余垃圾的第三方公司运走。这也是目前胡同垃圾分类最成功的地方。

  剩下的三类垃圾,将全部进入胡同内的“垃圾楼”,也就是环卫部门的密闭式清洁站。

  但记者探访垃圾楼发现,其实这里并不具备垃圾分类和存放的能力,最终垃圾都会被混装于一个垃圾池内。这也就意味着,黄师傅分出来的除了厨余垃圾被单独运走,剩下的垃圾基本又被混装起来。

  公开信息显示,环卫部门对垃圾也会进行垃圾分拣。也就是说,如果黄师傅收集的同一拨垃圾,很有可能将被重复分拣了两次。

  “虽然目前很多街道都在强制推广垃圾分类,但对接的机制依然不顺畅,垃圾分类处理的各个环节没有真正打通。”毛达说,胡同地区探索的垃圾分类也在为北京社区垃圾分类摸索经验。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3 城市头条(城市头条网)CHENGSHITOUTIAO.COM(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吉ICP备20200080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