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继《问苍茫》之后,又有一部纪念毛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鲲鹏击浪》正式开播。
首播当日,这部剧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收视率直接破1.5,直逼第一。
让人不禁好奇这部剧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叙事扎实
《鲲鹏击浪》的时间节点设定在1918到1921年,讲述青年伟人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出席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走过的“路程”。
三年时间里,伟人成长经历有很多,每一步都为他之后的转变奠定基础,不论是赴法留学还是接受马克思主义,亦或是创办《湘江评论》等等。
这些经历,都是他成长路上的营养剂,正是在这场旅途中他实现了自己的蜕变,埋下了让他挑起复兴重任的种子。
起初,热血青年伟人和蔡和森见证了各种苦痛,饿殍遍地、贪官横行的腐烂气息,还有买卖人口、欺压百姓等等各种乱象。
这些场景诚通的叩击着试图救国的青年伟人的心灵,也正是这些惨痛指引了他之后的方向。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一定要找到个人和国家民族的方向,并将二者结合到一起。
如此,整个故事便有了铺垫,也就更加引人入胜,之后的叙事也就更加顺利。
开篇,一个“臭豆腐”便极好的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伟人在授课时讨论志向,孩子们拿一个孩子的父亲卖臭豆腐来取笑他,说他没有什么志向。
伟人则表示卖臭豆腐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它也有价值,紧接着,伟人谈到了他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志向,希望能开创太平。
之后,卖臭豆腐的男人被兵痞当街打死,这又成为了伟人为民请愿的引子,也是伟人受到张敬尧迫害的开局。
此外,该剧在叙事的张弛度上也很有讲究。
在电视剧的叙事中,冲突是必不可少的,但只会张弓搭箭、追求紧张刺激也是不合适的。
只有在叙事中张弛有度,才能使张张驰之间的剧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例如,在一段剧情中,毛和张敬尧在督军府门前紧张对峙,而下一个场景则是杨昌济先生在北京四合院中收拾新家时的悠闲。
这样的张弛有度让人赞叹不已,这是编剧和导演的巧思,而在《鲲鹏击浪》已播放的剧情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处理方式。
编剧给力
《鲲鹏击浪》是由国家一级编剧马继红执笔。
她从1993年从作家改行成为编剧以来,一直以革命英雄和革命领袖题材为主,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
于她而言,她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同成长的一代人,所以对党、对国家也就有一种别样的感情。
《鲲鹏击浪》这部剧之所以选取了1918到1921这个时间段,是因为马继红认为这个时期是伟人不容忽视的成长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伟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但是回顾以往的影片史,对此几乎都是一笔带过。
于是,马继红决定要试一试,这一试就是四年,历经四年,她终于打磨好了剧本。
而写这个剧本,马继红不仅想让人们看到这段时期伟人的转变还想对我们如今的青年一代也能有所唤醒和激励。
在这部剧中,马继红不仅展示了他扎实的叙事功底,还展现了她对情感刻画的精准。
比如杨昌济先生对学生的关爱、青年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等,这些情感真实而贴近生活,被刻画的十分细腻。
首先是杨昌济先生对学生的真情,当得知留有赴法留学的名额时,他急忙跑回家给学生写信,这一幕场景中,扬先生激动到颤抖的手足见他对学生的热切。
还有当北大的学生面临学费问题时,本想让杨先生帮忙担保,但他直接二话不说帮学生交了学费。
其次,就是伟人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中最让人有共鸣的一幕场景就是母亲给伟人洗脚时的一段对话。
面对即将出行的儿子,在家的母亲拿出积攒已久的积蓄让孩子拿好。
并在耳边叮嘱“穷家富路”,这让多少人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短短一幕场景,就与观众有了情感呼应,在共情之间也就增加了剧情的情感厚度。
新人挑梁
由于该剧主要讲述青年伟人的实际,所以主要人物也大都处于青年时期,这就决定了要由年轻演员挑大梁。
为了更好的贴合并塑造好历史人物,剧组在选角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通过对六千多名演员进行严格的优中选优的选拔才有了如今的演员团队。
而且在正式开拍之前,剧组还安排演职人员阅读相关书籍、参观相关人物的故居及纪念馆。
以帮助演员更深入的了解角色,将人物塑造的更加真实立体,带来更好的表演效果。
虽然很多演员都是观众并不熟悉的新面孔,但是大家都拿出了不错的水准。
其中,伟人的扮演者刘承林尤为引人注目。
在《鲲鹏击浪》播出之前,刘承林可以说是十八线小演员。
只能在一些小成本网剧中看到他的身影,这也让观众对这一选角深表疑惑。
不过,刘承林在剧中的表现着实为自己正名了一把。
在课堂上,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他会弯弯俯下身与学生交流。
眼神里也满是温柔,展现出了极佳的亲和力。
而在谈到自己的志向时,他又是那样的热血,慷慨激昂,眼神坚毅,更值得一提的是,刘承林成功地演绎出了角色的少年气。
在为刘老实讨公道时,他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毅,赤手空拳走向督军府,眼神和步伐是那样的无畏且坚定。
这一刻,观众在刘承林身上看到了年轻人独有的无畏,刘承林的表演堪称到位。
就以往的影视作品而言,确实有很多刻画伟人,还原历史的作品,但是将目光放在伟人青年时期的作品却很少。
这一次,《鲲鹏击浪》既是创新也是开路,而且这一次该剧的切入角度也选择的非常好。
它从青年伟人经历的困惑讲起,在这一步步“解惑”过程中再现了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
在这场历程中,我们看到了青年伟人经历的迷茫与困惑,也看到了他的勇敢与智慧。
这场成长放在如今依旧对我们当代青年有着教育意义,在这样接地气且能引发共鸣的呈现中,该剧的现实意义也是极强的。
情怀满满
重大革命题材的电视剧一般在讲故事之外都脱离不了情怀,但情怀到底是什么?
大抵是角色和创作者通过剧情共同实现的思考。
从《鲲鹏击浪》目前播出的剧情来看,该剧已经很好的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方向交织在了一起。
青年伟人为普通人讨公道,却遭到湖南督军张敬尧的迫害,最终只能当街卖字为生。
即便如此,青年伟人在谋生存的同时,也在思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思索如何救民众、救中国。
在《鲲鹏击浪》开头,伟人提到了教育兴国的理念,他和一群青年志士正在寻找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方向。
这种寻找将个人与国家巧妙结合,这也正是真正的情怀所在,它将剧作的真挚情感和现实意义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虽然表面上看,这是关于一个人成长历程的故事,但实际上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全景图。
通过一个青年的视角,剧中展现了这个国家的种种问题和困境。
然而,在绝望的背后,透出一线希望的曙光,那是民族意志复苏的信号。
正是这种历史与人生交织的深刻内涵,造就了《鲲鹏击浪》强大的精神感染力。
历史剧于观众而言,应该是一种别样的存在,不为娱乐,只为感知曾经的那段历史。
所以,对于这一类型剧而言,不论是制作方还是演员都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
好在《鲲鹏击浪》在这一点上没有辜负观众。
而这部剧的成功也为业内带来启发,那就是一部剧要想成功一定要靠制作方、编剧、演员等多方的用心与努力,力争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好,只有这样,作品才会焕发光彩。
希望未来的历史剧能够越走越好,让观众在放松的同时也能与深厚的历史撞个满怀。
你有没有看《鲲鹏击浪》,观影感受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离开唐国强之后,电视剧迎来新“主席”演员,仅播2集直逼第一!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chengshitoutiao@139.com,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