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最火,破纪录,演唱会,电影
没人能料到,2023 年秋季北美票房的第一爆款,居然是一部演唱会电影。
上映两周以来,《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已经创造了多项新记录:
上映前,其预售票房已经达到 2600 万美元,取代《蜘蛛侠:英雄无归》,成为美国最大电影院连锁 AMC 史上单日票房最高作品。
同时,影片在英国、墨西哥和澳大利亚也刷新了电影预售票房纪录。
原本计划同期上映的《驱魔人:信徒》也赶紧闻风改期,提前一周上映避开。
10 月 13 日正式上映后,影片势头依旧强势。
上映首周末,影片在全球票房已经达到 1.23 亿美元,取代《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成为史上开画票房最高的演唱会电影。在美国本土,影片在上映后的头两个周末都保持了票房冠军位置。
截至 10 月 27 日,这部制作成本约为 1-2 千万美元的影片,已经在美国录得 1.39 亿美元票房,全球总票房也达到了 1.86 亿美元。
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泰勒·斯威夫特本身的影响力,也在于她真正明白和尊重粉丝/观众所追求的体验。
一场不畏惧「电影艺术」的演唱会电影
我们期待所有人都站起来,开始唱歌和跳舞,你们能做到吗?
在一场加拿大的影片放映前,电影院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对观众说。
从来没有一场电影放映,会这样鼓励观众起身,跟着电影开唱和跳舞,就跟平常现场演唱会一样。
「时代」装束,友谊手链,唱歌和跳舞,这一切我们都很鼓励。
这个活跃的基调,是当泰勒·斯威夫特于 8 月 31 日突然在社交网络宣布「时代巡演」将登陆大银幕时就已定下的。
这可能也是它最合适的形式。
因为电影所重现的,是一个至今仍未结束的巡演。
这场从 2023 年启动的巡演,从北美开始出发,将 在北美、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的不同城市上演,直至 2024 年 11 月 23 日才收官。
虽然算下来一共有超过 140 个演出场次,但每场的门票都相当难抢。不少美国本土的粉丝直接放弃离家才几小时的路程,转而出国抢票看演出。
住在圣地亚哥的 Victoria Pardo Uzitas,决定带着女儿一起飞到墨西哥城去看泰勒的演唱会:
洛杉矶的门票每张加价后要 1900 美元。这个数比我们的航班、酒店和餐饮费用加起来都要多。我们整个旅程加起来的成本都没有到 1900 美元。
正如周杰伦在海口的演唱会能引来 9 万外来游客,泰勒的演唱会也为很多城市吸引来观演并顺便旅游的粉丝,拉动消费。
美国加州的城市圣塔克拉拉(Santa Clara)甚至在泰勒演唱会进行那两天,特别委任泰勒为「荣誉市长」,城市本身也临时更名为「Swiftie Clara」(泰勒的粉丝自称「Swiftie」)。
新西兰航空已经宣布明年 2 月的特定日期将增加航班,为了就是去服务那段时间将出行看演唱会的粉丝,部分航班号还被设为「NZ1989」,呼应了泰勒的生日年份和专辑名。
当然,在这一切努力背后,更多更多的是抢不到和买不起门票的粉丝。
在电影院弥补遗憾,是不是就显得很合适?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电影」只是壳,体验的核心还是「演唱会」。
这也是《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影片内容出现创新的地方 —— 它摈弃了过往演唱会试图掩饰体验核心就是演唱会的这个事实。
它不像 2011 年的《贾斯汀·比伯:永不言败》,虽然有大量演唱会内容,但定位却是「纪录片」,融入了幕后和个人成长故事,说到底仍然是一部要求观众「静静坐着,给我好好看」的影片。
它也不像《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为音乐增加了故事叙述线,尝试让影片「更像电影」,但又因「设定幼稚尴尬」,导致观影体验一般。
这些演唱会走入电影院时,都被「电影艺术」吓到了,总觉得自己要更努力才能配得上「电影」这个标签。
泰勒才不在乎。
「时代」这个演唱会,本身就是以泰勒的个人专辑为线索,赞颂那些有时候会让人有点尴尬的各个「少女时代」。
泰勒的不少粉丝,可能小时候就很喜欢泰勒,在自己的房间大声跟唱,但却不好意思让他人知道自己这一面,因为那「不够酷」。
「时代」演唱会就是要让所有粉丝知道,那些曾经看似尴尬的过去没什么好羞耻,它是我们身份的一部分,帮助我们成为自我的一部分,还不如让我们一起庆祝自己有多棒!
当这个演唱会被转化成「电影」,它没有耗尽心思去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去改变,去证明自己值得进入电影院。
做自己就好,电影院是为「你」服务的。
接下来的,就是让观众放心当粉丝,好好享受演唱会。
演唱会上大家都爱的「友谊手链」交换?带上!
带上友谊手链,买上爆米花
演唱会上演员 Jennifer Garner 也收到了很多友谊手链
甚至你在电影里也能看到「友谊手链」
荧光棒、集体合唱、快乐蹦迪?当然!
有趣的是,虽然网上流传着很多「满场 e 人」在电影院里快乐蹦迪的视频,也有网友分享说氛围这事还真得看地区:
来日本看看大家像参加葬礼一样安静。
有「i 人」看了网上视频后内心非常紧张,表示「整整两个小时不想遭这罪」,然而一看完就成了「我竟然比他们还嗨,笑死我了」。
真正的演唱会不也这样吗?
这样的底气也有可能来自于泰勒这次和 AMC 的新型合作方式。
《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完全由泰勒自己团队制作出品,然后和全美最大影院连锁 AMC 合作发行,跳过了好莱坞电影制品公司,也没跟随传统电影的宣传周期。从公布到上映,间隔只有一个多月。
这部演唱会电影的成功,肯定和泰勒的全球影响力有关,也和好莱坞演员罢工造成的院线空缺有关,但在这一切之上,它的成功还是来自于影片的创新。
大演唱会时代
我们在追求的是什么?
泰勒的演唱会电影成功,表明她懂得群体体验的力量。—— 《大西洋月刊》
镜头回到国内,2023 年也无疑是我们的「演唱会大年」。
今年上半年,「演唱会」是仅次于「回应」的第二高频微博热搜词;办公室里也总有几个设了闹钟去抢票的同事;大型演唱会也成为了拉动地方经济最抢眼的明星;甚至连打车软件上都有针对「去看演唱会」的优惠活动。
这番热闹背后,也是观众对演唱会那独一无二,且不断进化的群体体验的追求。
除了一直都不乏讲述的「现场的沉浸」和「感动」,今年国内的观众还创造了非常多有趣的演唱会群体文化。
如「Vista 氢商业」所说,中国「最摇滚的年轻人现在直接花钱给凤凰传奇唱歌听」 —— 现场观众的集体合唱不仅逼得歌手本人都得努力抢词,甚至还会按照男女声来自动分工。
我压根不在乎他们能唱多少,他们人站在哪里就行,我跟着大家一起大合唱,已经达到了少见的宣泄和情感共鸣。
伍佰的演唱会也获得同样待遇,不同的只是伍佰更松弛,直接在台上指挥起来,被称为把巡演做成了「巡检」,检查各地歌迷唱歌水平。
在会场之外,我们更能感受到这种群体共鸣如何把人们连接在一起。
本月初的周杰伦上海演唱会,一位保安就录了一段很短的内场视频,爬在围挡上展示给场外聚集的粉丝看。
虽然不知道保安是不是粉丝,但在那一刻下,所有人都能达到一个共识 —— 这些人聚集在这里,都是出于一种对歌手和他们音乐的喜爱,这也是在分裂的当下鲜有的理解和联结。
而这几年里刷屏朋友圈的线上演唱会,如「西城男孩」、孙燕姿、罗大佑、崔健等,统统都是能在大范围引起共鸣的歌手,网友就算隔着手机也能在评论和弹幕中感受到同温层。
「毒眸」援引电影从业者评论称,国内如果要做类似《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放开体验的演唱会电影,还需要考虑安保和审批方面的成本压力,但从粉丝或观众角度来看,至少对于那些本来就在演唱会门外的人来说,这是不是的确也很吸引?
和演唱会相比,影院里同场的观众,虽然都选择了在同一时间去看同一部电影,但「共识」却远没有演唱会观众明确。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成为影响观影体验的其中一个因素。
有人可能去电影院看电影就是为了安静、沉浸地去感受影片;
有人去影院也是看电影,但同时也坚持要边看边刷手机;
也有人去影院是为了和朋友一起享受电影,也一起讨论电影;
还有人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孩子未必感兴趣的影片,因为那是她们为数不多能挤出来的个人时间。
这些需求纵使存在「冲突」,但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我们并合适同时容纳这些需求的空间,或者是让观众对观影规则达到共识或更好的执行。
我也明白这几年院线过得很艰难。
是一种理性上可以理解,但心理上不想接受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创收方式。
泰勒演唱会电影的成功也许也是一种启示:去真正地尊重和看到消费者的需求,也许是一种更好的挖掘创新的路径。
微信迎来一波大更新 / 卡戴珊推出「满钻内衣」 / 《流浪地球3》定档 2027 年丨惊叹周报
4万一条的Miu Miu钻石内裤被抢光!到底谁在买啊?
每次点击,都是你对明日生活的态度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