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翻车
又一部神剧,被内娱盯上了。
豆瓣9.5分日剧《非自然死亡》将被翻拍。
消息一出,哀鸿遍野。
网友纷纷发言劝阻:
「谁拍骂谁」
之所以如此反应,除了大家对内娱职场剧水平了然于心。
翻拍几部,毁几部,发挥稳定。
还因为《非自然死亡》的题材和内容都比较特殊。
以内娱的标准来说,这部剧「全是敏感点」。
根本不是国产职场剧能够企及的尺度。
这下,反倒引起了鱼叔的好奇。
来,咱们也试着做一把内娱编剧。
看看真要翻拍的话,能拍成什么样儿——
《非自然死亡》于2018年在日本首播。
起初,热度并不算高。
但随着剧中一首神级配乐《Lemon》爆火。
加上主演石原里美,甜美的笑容治愈依旧。
才让更多人看到了剧集本身的高品质。
豆瓣近65万人,打出9.5高分。
是许多观众心中排名第一的神级日剧。
主角三澄美琴,是非自然死亡研究所的法医。
剧情一集一案,并有主线串联。
三澄与同事通过解剖遗体,替死者言。
从而找到各种疑难案件的真相。
节奏快、多反转,让人不知不觉刷完全剧。
但在内娱想要改编这部剧,可没这么容易。
正如观众所说,处处是敏感点。
除了刺激性的法医解剖画面外,每个案件本身关联的社会话题,也个个重磅。
病毒泄露、网络暴力、过劳死、校园霸凌、合伙杀猪盘,甚至还有虚拟货币引发的杀人案、性别歧视骂战等。
五年过去,这些话题依然一点就炸,全然没有过时。
不时爆出的金句,也仍旧好使。
除此之外,贴近现实的人性尺度也难以复制。
剧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情节之一,是第五集中的「报复一刀」。
一对恋人深爱彼此,刚定下婚约。
谁知,女友却突然离奇自杀。
男友为了寻找真相,向非自然死亡研究所求助。
最终心碎确认,女友确实死于非命。
只因遭同事嫉妒,就被推入海中。
于是,在女友的葬礼现场。
男友持刀来势汹汹。
毅然决然地冲过去,决定手刃仇人。
出刀之前,主角团已经到达现场。
按照内娱逻辑,经过一番积极游说,男友大概会以德报怨。
毕竟斯人已逝,生者不必再搭上这一生。
而原剧中人物的选择,却截然相反。
旁人劝阻后,男友短暂恢复了理智。
但又想到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换不回爱人复生。
这种绝望,让他暴烈地刺出了令观众五味杂陈的一刀。
失去爱人难以平息的怒火,和「杀人者亦应有被杀觉悟」的宣言。
为看似爽感的剧情,赋予了一层真实的悲哀。
这一次,理智没有战胜情感。
但颇具张力的剧情,反倒激发观众共情。
不仅引发相关讨论,还成功让这部剧的质感上了一个台阶。
可如此情节编排,真的可以在内娱看到吗?
当然咱们也必须承认,翻拍不是生搬硬套,自然也需要考虑环境和标准的不同。
如果尺度无法还原,那在其他维度保证质量也未尝不可。
毕竟如果一部剧只有尺度,反而沦为单薄的噱头。
而争议性的社会议题和尺度之外,成就《非自然死亡》的还有剧中有效的人物刻画。
比如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第四集,探讨的是过劳死社会现象。
死者是一位两个孩子的父亲。
他身负家庭重担,又遭遇中年被裁员。
找工作太难,让其只能坚持在加班严重的蛋糕工厂任劳任怨。
如何塑造好这个角色?
原剧中使用了数个极其容易被忽略的真实细节。
比如接到加班订单时,父亲接过同事的智能手机,第一句问的是「按哪里」。
年纪和拮据的经济,一览无余。
镜头也并未用流水线上的工作内容,去呈现父亲无法喘息的生活。
而是在庆典节日当晚,他深夜骑车去送订单。
因为太疲惫,又赶着回去陪家人,不小心摔下了车。
只有此时,他才有片刻时间痛着看一看天上的烟火。
明明已经受伤,但仍然选择硬抗。
费钱费时,都是他不愿去医院的理由。
而就在生抗一个月后又一个加班回家夜,父亲旧伤突发。
这一次,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他的死,除了家人外无人在意。
公司、医院、车辆修理厂三方扯皮。
坚持找出真正的死因,只是为了推卸责任。
蛋糕店门前依然大排长龙。
只有失去父亲的孩子在一旁孤零零地站立。
没有苦大仇深的哀嚎画面,只有绵长的无力和心痛。
不用发疯表达崩溃,不用眼泪诠释悲伤,是这部剧一以贯之的手法。
却与探讨生死的剧集主题,相当契合。
正如女主角三澄医生的成长经历,母亲带着全家自杀,唯有她活了下来。
本是「美强惨」的人设。
但剧中却并没有过于放大这一点,反而是轻描淡写勾勒出她的性格。
女主角上一秒还在案件中差点丧命,下一刻却说得出那句:
「有时间绝望,还不如去吃美食然后睡个觉」
这对喜欢大开大合的内娱来说,仍然难度太高。
那就让我们索性将标准降到最低。
归根结底,《非自然死亡》是一部职场剧。
充满了解剖案例和专业术语。
主角团找线索查真相的剧情,占据了压倒性的篇幅。
剧中的爱情线,只是轻轻滑过的点缀。
甚至开篇,三澄就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与合拍的男友遗憾分手。
男主之一的中堂医生,为了找到杀害女友的真凶,甚至亲自解剖了女友的遗体。
隐忍八年收集证据,睡在解剖台上走不出梦魇。
而即便是对三澄有懵懂情感的实习生,也是以自己的成长线为主。
通过一个又一个案件,清晰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追求。
但奇怪的是,如此克制,反而更增添一抹想象空间。
按道理,只需拍好事业线,职场剧就不会太差。
但一到内娱,观众最担心反而就是这一点。
毕竟内娱有太多先例,不管是翻译官还是谈判官,消防员还是律师。
但凡被内娱看上的行业,最终都成了恋爱的陪衬。
三百六十行,行行降智恋爱脑。
如此看来,难道想要改编这部剧,真的无计可施了吗?
其实,不只是《非自然死亡》的翻拍消息引发群嘲。
每次一有高分日剧传出被翻拍,都会掀起一波腥风血雨。
而结果,也大多「不负众望」。
评分打五折,已是内娱翻拍日剧的常态。
最极端的例子,是《深夜食堂》。
从日版的9.2,一下滑到2.9。
这已经不是跌下神坛,是直接把神坛拆了。
日剧短小精悍的体量,被抻成超长国产剧。
但填充的不是更多细节,更深化的讨论。
而往往是更浮夸的演技,更迷惑的审美。
像是《深夜食堂》国产版中,反映平淡朴实人生追求的茶泡饭变成了泡面。
也让吴昕因为炸裂的吃面表演一战成名。
石原里美另一部爆款剧《校对女孩河野悦子》,聚焦小众的校对编辑行业。
悦子的认真与坚持借助校对工作得以呈现。
这也是她顺利达成时尚编辑梦想的原因。
但到了内娱,时尚降级不说。
认真变成了偏执,坚持变成了杠精。
更有甚者,立意直接更改。
似乎唯恐剧集品质本身还不够给观众添堵。
直接用腐朽观念取代先进经验,毕竟黑红也是热度。
有没有不那么离谱的改编案例呢?
其实也有。
改编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的电视剧《安家》。
孙俪饰演的主角房似锦,配备了更为本土化、接地气的中介案例和身世。
但同样因为职场部分的失真,沦为了鸡毛蒜皮的狗血故事合集。
而原版中,三家轩作为金牌销冠,处事凌厉、废话极少。
从不施加道德和价值观判断,一切顾客要求为重。
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将房子卖掉,提升门店业绩。
没有单薄的口号和悬浮地强行上价值。
女主所有的人物特质,恰恰只需在一个又一个不拖泥带水的卖房案例中就能被淋漓尽致地体现。
一个个失败的例子,让观众对内娱改编恨铁不成钢。
看到这些,似乎《非自然死亡》的改编难点,完全不在上文中提到的那些。
而是应该回到合乎逻辑的基准线。
事实上,常规日剧十几集的体量,恰好与近年来兴起的国产短剧较为吻合。
如果把眼光从改编移开,去看那些高口碑的国产剧,或许会有惊喜发现。
纵然国别和剧集模式不同,但高分和观众口碑秘诀却是共通的:
真实、细致、肯下功夫。
《漫长的季节》,美素夹起掉在桌上的菜,放到了自己的碗里。
《沉默的真相》,江阳快被重压碾碎。
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绝望瞬间,却因为要补办银行卡身份证这么一件小事瞬间崩溃。
《山海情》,为了父亲不得不回来接受命运的水花。
那个望向爱人,瘪瘪嘴角又掉下泪的微笑。
这些细节带来的感染力,丝毫不输给高分日剧。
大概,让人气愤的不只是高分日剧被拉下神坛。
而是内娱把翻拍,当成创作偷懒的借口。
把有改编潜力的故事,拉低到流水线烂剧的标准上。
那么,再神的剧,在这套标准前也无力回天。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助理编辑:白素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相关推荐正在加载中x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