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拍摄过程
十月国庆节假期第一次到达老达堡,用时两天进行踩点,并进行简单的人物走访和空镜头的拍摄。
正式拍摄始于国庆假期的末尾,在这期间主要工作是对拍摄人物进行了解和沟通和筛选,并拍摄到一些老达堡村民的歌舞表演镜头。
但是,由于国庆节期间,几乎整个村子的村民都以表演节目为主要工作,所以很少拍摄到他们日常生活和劳作的镜头。并且,这也并非他们的常态生活状态,获取到一些演出镜头后便暂停了拍摄。
第二次去到老达堡进行拍摄,已经离国庆节演出过去一周的时间。十月中下旬,村子里的人们生活回到了常态。每周大概一场左右的大型演出逐渐被小型演出取代,而小型演出通常由固定的年轻人进行接待,所以大部分的村民开始正常农民的农作生活。
他们开始农忙,进行自家稻谷的收割、茶叶的采摘。在这次拍摄中,完成了拍摄对象们农忙时节在田间收割、劳作的镜头拍摄,最主要的是记录到了村民们的演出和劳作配合的常态生活状态。
他们总是趁着演出前的早间时间和演出后的午后时间外出下地劳作,总是等到演出通知在村里广播响起之后他们又赶回来表演,这样的生活状态尤其体现在收割稻谷的这段时间。
第三次去到老达堡进行拍摄时间是在十二月份,正赶上十九大走进老达堡村寨,村民们忙着配合拍摄直播视频,这样的演出活动,让我拍到了很多村民演出的镜头。
这次的拍摄时间最久,认真的走访了村民之后,选取到合适的拍摄采访对象,与他们同吃同住进行跟踪拍摄。
拍摄对象
李石开作为村子里唯一一个国家级芦笙舞非遗传承人,但又不得不以务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作为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这个身份似乎没有给他带来太多收入上的增收,反而,他作为村子里最早学会全套芦笙舞动作的老一辈人,如今也极少有年轻人再向他学习新的芦笙舞动作了。
他也并没有刻意要求自己去传承些什么,他只是像多数村民一样,按要求演出,抓紧时间劳作。如今,步入老年的李石开,因为没上过学,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他参与不了老达堡演绎公司里的任何职务担任,所以他始终只能听从年轻领导的安排,有比赛就去比赛,没比赛就日常劳作。
李石开夫妻俩很少有时间闲下来,不是演出就是下地农作,妻子承担了主要的农作劳动。他们的家庭就如村子里日常集劳作和演出为一体的中老年人的生活缩影。所以对他家的日常生活、表演、下地干活,进行了一整天的记录,也从侧面体现了一个村子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第二个拍摄对象是快乐拉祜演绎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扎啊一家。张扎啊家作为老达堡为数不多的不再下地干活的家庭之一,我觉得用他的故事是可以引出一些探讨的,所以我也对他家的生活常态进行了拍摄。
董事长张扎啊的日常生活,就是经营村子里唯一的一家客栈,平时的房客不多,但是节假日常常客满。其外,妻子还经营着一家售卖民族饰品的店铺,月收入可以达到五千元左右,足够日常开销,所以夫妻二人已经不再下地干农活了。
张扎啊作为董事长日常都不参与节目演出,而是负责一些接待和演出前的安排,或者担任晚间表演的灯光师,所以这个人物的选取与其他拍摄对象的生活常态是具有对比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钰,孔秀丽 《拉祜族芦笙舞传承与传播的当代实践调查——以普洱 市澜沧县老达保寨为个案》 [J],云南民族大学,2016年9月
[2]余晓兰 《云南翁丁佤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 [F] 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纪录片《快乐拉祜老达堡》:整个村的村民都以表演节目为主要工作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