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教育家,中国,受访,记忆
中国著名电影教育家、电影艺术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司徒兆敦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拍摄)
司徒兆敦,1938年11月出生于中国香港,198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祖籍广东开平赤坎,1951年随家人移居北京。1959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班的班主任,培养了中国“第五代”导演集体。司徒兆敦先生一生作品颇丰,曾导演了多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作品。1997年9月获得北京电影学院授予的“金烛奖”,2016年7月获得中国电视纪录片学院奖“推动中国纪录片发展杰出贡献奖”,2016年7月在中法纪录片双年展上获颁德高望重的电影艺术家“终身成就奖”。司徒兆敦先生退休后,一直继续进行纪录片教学活动,一生致力于纪录片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是中国电影界最受人尊敬的泰斗之一。
司徒兆敦正在接受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口述史访问
2018年,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开始对司徒兆敦先生进行口述史访问,整个访问过程历经4年,共完成了31次口述史访问,累计访问时长54小时,口述史文稿60余万字。访问从生命史、学术史、思想史三个维度回顾了司徒兆敦先生一生成长学习、教书育人以及推动纪录片发展和普及的人生经历和所思所感。
以下内容摘自国家图书馆藏司徒兆敦口述史料:
纪录片其实就是一条,通过影像要讲真话。所以我鼓励我的学生,鼓励大家都要讲真话。但是我必须说一句,真话不一定都是对的话,那怎么办,修正错误嘛,如果错了就改嘛。我是最讨厌虚伪的那种,真的不好。所以为什么我后来从故事片慢慢转向纪录片,就是要把真话、真实的东西,要告诉观众。这跟我在社会所接触到的这些人也有很大关系,你接触真诚的人,你一定是个真诚的人,你接触假的人,你一定更假,这没办法。这种艺术的熏陶,这种渗透,我觉得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它不是靠口号,不是做个什么报告就解决问题了,艺术它是靠形象,这个形象站在你的面前,那就是非常结实的站在那里,影响着一代人。
在司徒兆敦先生这一生的教学生涯中,他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我可以原谅自己说错话,但不能原谅自己说假话。”他曾说过,在他的纪录片理论里,“摄影机镜头就是我们的眼睛,摄影机的话筒就是我们的耳朵”,要把纪录片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在每一次的创作当中。司徒兆敦先生留下的这些口述史料和影像资料,寄托了我们的哀思,这些真实鲜活的口述内容,经由摄像机的记录,将在国家图书馆永久地保存下去。
司徒兆敦先生和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同事合影
来源:国家图书馆公众号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