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郎,碟中谍,浪姐卷多
《碟中谍 7》大家看了吗?
之前就写过: 七部《碟中谍》,是阿汤哥一路跑过来的
今天雍哥不是再夸一遍,而是来吐槽一波这部片子的女性角色设置,没看过电影也可以放心听哈。
先说片子,本身是好看的,虽然有 164 分钟,但节奏很快,文戏不闷,动作戏精彩。
为了标志性的摩托车跳伞镜头,剧组专门建了一条越野跑道,供阿汤哥进行摩托越野训练,以便在提升平衡感的同时,完成骑摩托跳跃 25 米高的动作。
在电影中看到这个不到 20 秒的镜头前,阿汤哥已经累计完成了一万三千多次摩托车跳跃。
除了阿汤哥摩托车跳伞之外,其他动作戏也很赞。
车顶搏斗,看得不要太爽啦!
但该夸的要夸,该吐槽的,确实也忍不了一点。有些设定,雍哥真的不吐不快,女性角色,槽点实在太多了!
什么叫大写的“意难平”
不止是《碟中谍 7》,还包括久负盛名的《007》,都有这个 BUG:女性角色就是为了男性角色服务,说白了就是工具人。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铁打的 007,流水的邦女郎。
《007:无暇赴死》一开场
就是女主陪男主去前任邦女郎墓前表白心意
《碟中谍》系列前面几部还稍微好一点,塑造的女性角色都相对立体饱满。但到了《碟中谍 7》里,对女性配角的塑造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
先说最意难平的伊尔莎,这位前英国女特工,《碟 5》里第一次出场,就救了伊森。
水下行动出变故,不是她果断跳下去相救,伊森就卒了。
碟 6 的卫生间搏斗,伊森和大超两人不敌的反派,也是被她一枪解决。
面对强敌,不光能极限自救,还能顺手救了班吉。
这个高开衩礼服,大长腿搭狙击枪,堪称碟中谍名场面,据说还是阿汤哥在片场钦定的镜头。
不仅美强惨集于一身,伊尔莎还够狠,能自己站路中间,硬是逼停伊森的摩托车,再潇洒逃离。
和伊森在林荫大道上的分开,也是主打一个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这个角色的丰满度和立体度,一下子就起来了。
饰演伊尔莎女演员丽贝卡-弗格森是拼了命在演的,《碟 5》全部戏份拍完时她怀孕 7 个月,谁看得出来啊?
后来出席各种首映礼、宣传节目,虽然挺着孕肚,也从没缺席。
她从进组那天下了飞机就直奔健身房,一周练 6 天,每天 6 小时,练足一个月,最后还拿到了 AIDA 潜水资格证三星。
结果这部,给伊尔莎这么个情节?为了避免剧透,就不说她怎么了,但看完真的火大。
反正雍哥内心里,片子开头沙漠戏结束,她直接就穿越回电影《沙丘》,当下任圣母去了,和男主角再无瓜葛。
电影《沙丘》中
丽贝卡-弗格森饰演甜茶的母亲
美艳绝伦白寡妇,这部也严重跑偏。
《碟 6》她一亮相,吊带袜里藏刀的蛇蝎美人,谁不惊艳?
能做军火买卖,也能风情无限,是看似柔弱,实则心狠手辣的角色。
女演员凡妮莎-柯比也很给力,《碟 6》是她第一次拍动作戏,十几分钟的戏,她苦练了 6 个月体能。
原本 1600 米都跑不下来的人,拍完能跑二分之一马拉松了。
这肌肉线条和训练痕迹,谁看了不叹服?
人也美啊,在吉米肥伦秀现场展示西装绞杀技,把肥伦绞翻在地,弹幕却一片 “姐姐你为什么奖励他”。
结果这部呢,角色全面降智,50% 戏份宛如一个谐星,眼神里突然就带上了清澈的愚蠢。
这种降智设定,真的越看越火大,很想问问这是什么大型崩人设现场?
另外白寡妇你哥智商也是一贯的不行,放弃伐木累吧,他只会拖累你啊。
白寡妇哥哥佐拉
新角色格蕾丝,是女演员海莉-阿特维尔饰演的,她还演过美队里的特工卡特。完全看不出是今年已经 41 岁的人。
进了被评价为“入组仿佛入伍”的碟中谍剧组,不光疯狂健身,还学会了赛车漂移。
但她这个角色也太不讨好了,一整个男主搞感情无缝衔接,加转移钥匙的工具人,前面男主好说歹说,但她死性不改;结尾仿佛突然想开了一样,转变非常突兀。
另一个新角色帕丽斯,女演员是庞-克莱门捷夫,演过漫威宇宙的 “螳螂女”,法俄韩多国混血。
这部本来走战力超强疯批美人的路线,结果后续剧情就突然上演“迷途知返”。
真是这么缺爱缺温暖的女孩子,出场时神挡杀神的人设是怎么立的呢?
想劝一句:回银河护卫队吧,《碟中谍》太废女生了。
越来越“工具化”的女性角色
纵观《碟中谍》系列,女性“工具化”的趋势是愈演愈烈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每个谍女郎的下线,基本上都是在给下一个谍女郎铺路。
而铺路的方式就是让前一个谍女郎死亡,并不像是剧情需要,反而更像是一个新老谍女郎的“交接仪式”。前一个去世,后一个补位,阿汤哥永远可以名正言顺的发展新的爱人,而不会失去“深情”的人设。
在《碟 7》中,所有女性都沦为工具人,她们的所有行为和情感,不在乎合不合理,只为阿汤哥一人服务。
回顾一下前几部的谍女郎,跟《谍 7》对比一下,能看出后面这几部在剧情上越来越精彩,但在编剧对女性角色的人物走向塑造上,是走了一些下坡路的。
《谍 1》中的女主克莱尔,是当时 IMF 小组组长吉姆的妻子,算是大反派的帮凶,但因为跟阿汤哥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暧昧,最终也还是在阿汤哥和反派的打斗中中枪去世。
虽然算是半个反派,但克莱尔在电影中的人设塑造就有点初露端倪,头脑聪明,能骗过阿汤哥,但最终没能躲过阿汤哥的魅力,有些摇摆不定。
但话说回来,很难逃过二十几岁的阿汤哥那双电眼,可以理解。
《碟中谍 2》中的谍女郎娜娅,身份是一个神偷,也是没见两次面就被阿汤哥迷住,爱的时候也是死去活来,最终结局没死,算是得了善终的谍女郎。
也就是在《谍 3》里给了一句话的交代,说俩人感情不合,已经分手了。现在回头想想,也是好事儿,起码命在。
《碟 4》中的蕾雅-赛杜,演了个法国女杀手。作为一个冰山美人杀手,确实给阿汤哥带来了不少困扰,还杀了阿汤哥的队友,战斗力没问题。
不仅如此,演员蕾雅-赛杜还带火了 PRADA 的“杀手包”,正是以这个角色命名。
另一位女主,则是阿汤哥死去队友的女友,能力也是强的,而且后续跟阿汤哥合作得也很愉快。
这一部《碟中谍》,是系列中唯一一部阿汤哥没什么爱情线的。这是为什么呢?
细心的小仙女们可能注意到了,刚刚唯独漏掉了《碟 3》没有说。《碟 4》中消失的爱情线,正是因为《碟 3》的故事。
《碟 3》中的女主,很值得拿出来细讲一下,她也是雍哥看了这么多部碟中谍里,觉得女性人设、走向、结局都相对来说最完美的一部。
《碟中谍 3》中的女主朱莉娅,给人的观感就是:她好像是伊森唯一爱过的女人,其他人都是过客。
她是几部《碟中谍》里唯一一个不会打架,没什么武力值,甚至都不知道阿汤哥真实身份的谍女郎。
一开始,连阿汤哥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理解:图啥呢?
但茱莉亚的角色出现,象征着伊森自从加入 IMF 小组后,就可望而不可及的平凡人的生活。
他内心深处,对于这种平凡生活是有向往的。为此,他在《碟 3》中,一度想要金盆洗手,退出 IMF 小组。
但最终,这份爱情没有敌过伊森心中的大义。在执行任务时惹怒反派后,茱莉亚还是被反派发现,并以她的性命威胁阿汤哥交出反派要的东西。
而这也是阿汤哥在《碟中谍》系列中唯一一次失控,看到“妻子”茱莉亚即将被敌人一枪爆头时,阿汤哥眼神中的悲伤和哀求格外真挚。
虽然最后有惊无险,阿汤哥和茱莉亚都活了下来。而且关键时刻,还是茱莉亚救回了阿汤哥一条命。
果然,《碟中谍》不养闲人。
但这也让伊森明白了,自己身上背着特工的特殊身份,注定爱情与大义不能两全,这会让身边的挚爱之人成为敌人要挟自己的把柄。
对特工来说,爱情是一份负累,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自己爱的那个她。执行任务时,自己尚且命悬一线,根本抽不出余力来保护身边人。
最终伊森为了保护朱莉娅,选择让她假死,二人分手。
直到《碟 6》,茱莉亚再次出场时,已经与另一个人结婚。千帆过尽,两人相视一笑,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所以在《碟 3》之后,阿汤哥没有再陷入爱情,因为和茱莉亚被迫分开,以及茱莉亚差点遭受的灭顶之灾,他不敢再去靠近一个人,怕给别人带来灾难。
直到《碟 5》伊尔莎的出场,和阿汤哥堪称双强:
她不需要阿汤哥拯救,关键时刻还能救阿汤哥一命;
她够果敢,有战斗力,也冷静,可以帮助阿汤哥下决断;
她的自我极其强大,对阿汤哥有好感后也能做到抽身;
像极了从前的阿汤哥,果敢,执拗,不顾一切。
在伊尔莎出场后,让茱莉亚返场,也是在形成一个对照。
茱莉亚所象征着的那种平凡美满的爱情,是伊森不再能够到的;但伊尔莎的出现,弥补了伊森的这个缺口,她可以和伊森一直并驾齐驱,一起拯救世界。
至少看完《碟 7》之前,不少人是这么觉得的。
伊森大义,可以舍小家为大家;伊尔莎够果敢,也有战斗力,本身两个人是一个完美组合,却硬为了下一个谍女郎的上线,给了伊尔莎一个这样的结局,很难不让人觉得惋惜。
过去多少以男性为主导的影片中,都会为了彰显男主魅力而扁平化女配角,而现在甚至连女主都逃不过去了。
说白了,为什么这种模式在之前可行,但现在却越来越值得吐槽?
因为在传统视角中,靠飙车、枪战、爆炸、冒险和美女,就是来满足男性幻想的电影,在大家的设想中“这个电影我就是拍给男人来看(爽)的。”
但并不是只有男性才爱看,或者才看得懂特工电影,在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女性群体越来越成为消费主体的今天,将女性角色工具化的设定,会引发一波吐槽也是合理之中的。
再加上,人设全崩,怎么都说不过去。
咱就是说,阿汤哥确实保养得很好,但毕竟 60 多岁的人了。来一个女性角色就喜欢他,是不是有点过?
他以前也每部也都爱耍帅,但真的帅,不是靠万人迷的设定。
是靠有使命感,百折不挠,豁出一切也要保护珍爱之人,甚至保护不曾谋面之人。
碟中谍的爱情戏,本来还挺有看点的,和 007 基本集抛邦女郎不同,伊森和茱莉亚的爱而不得,和伊尔莎的相爱相杀,更会让人觉得他有血有肉,为实现使命做出很多牺牲。
现在,女性角色一起往工具人方向走,损害的不仅是女角,也是男主的魅力点。
一整部戏,所有女性都沦为工具人,她们的所有行为和情感,不在乎合不合理,只为阿汤哥一人服务。
毕竟,你是个有情感、会受伤的活人,舍身跳崖才让人动容(参考复联寡姐)。要只是个战争机器,我只会担心有没有砸到崖底的花花草草啊。
本文内容为 if 微信公众号原创
如果你喜欢 if 姐的文章
记得把姐微信标星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哦
点一下
拒绝“工具化”女性角色
↓↓↓↓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