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唐山,大地震
如果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同时被埋在废墟里,奄奄一息。
可你的爸妈,却选择救你的兄弟姐妹,没有救你。
你会恨他们吗?
电影《唐山大地震》,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976年的盛夏,唐山爆发7.8级强震。
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同时被砸下的水泥板压住。
救援队赶来时,说姐弟两人,只能救一个。
救谁?
母亲选择了救弟弟。
姐弟俩的命运,从此被改写。
由于一个选择滋生出的误会,需要一家人,用32年来治愈。
所幸,人只要活着,就能看到希望。
正如陆小曼的那句经典名言: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当一个人,释怀过往的伤痛,谅解不得已的苦衷,也终将带着爱与力量,好好活下去。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
还在睡梦中的唐山人,遭遇了此生最大的噩梦。
唐山爆发史无前例的大地震,23秒,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
昔日平静的生活被粗暴打断,等待每个人的,是震后漫长的重建。
其中,就包括年幼的方登。
地震发生时,她和弟弟被压在石板下。
救援队赶来时,问母亲:救儿子会压死女儿,救女儿会压死儿子,救谁?
母亲哭得撕心裂肺:都得救,两个都得救啊!
救援队无奈地解释:水泥板有两头,无论撬哪头,都会压到另一头,所以只能救一个。
母亲却仿佛没听见似的,反复念叨着:
“孩子爸已经被压死了,我求求你们都救、都救吧。”
看母亲拿不定注意,救援队打算先去救别人。
母亲忙拽住救援人员的衣角,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最后的选择:
救弟弟。
母亲的话,被姐姐方登听在耳里,她的泪水瞬间湿了眼眶。
方登想起地震前,她和弟弟吵着要吃西红柿,母亲却让自己把西红柿,让给了弟弟。
姐弟俩里,她似乎一直是可以被放弃的那一个。
弟弟被救出后,方登被抬到死人堆。
幸运的是,一场大雨后,她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方登从废墟中站起,身边是死去的爸爸。
原本圆满的一家,现在已经支离破碎。
想起母亲“救弟弟”的选择,方登再也不愿意回家。
她被解放军带到孤儿院,被一对军人夫妻收养了起来。
本以为,逃离唐山的家,就能够远离痛苦的回忆。
可是每次午夜梦回,方登都会想起父母亲人,想起曾经的家。
方登不知道,这些年,母亲一直活在无尽的悲伤里。
家里常年挂着方登和爸爸的照片,以及一家四口的全家福。
每年7月28日,母亲都会给丈夫和女儿烧纸,边烧边念叨着,让他们常回家看看。
有次,弟弟方达不懂事,呛母亲:“当年还不如救我姐”,被母亲打了一巴掌。
当年情急之中做出的选择,是母亲这一辈子,都不愿触及的伤痛。
有些选择,无关善恶,而出自两难。
如果可以,没有哪个母亲,会愿意用一个孩子的性命,交换另一个孩子的性命。
当年的选择,固然给孩子带来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可母亲的心,何尝不像被刀剜了一样,鲜血淋漓?
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即使家园早已重建,但心里的余震,依然伴随终生。
时间一晃过了十余年,方登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养父养母对她很好,只是养母偶尔也会介意,方登不是亲女儿的事实。
为了远离养母,方登报考了离家很远的医学院。
可刚开学没多久,就收到了养母重病的消息。
临终前,养母把家里这些年攒的钱,和一块表,交给了方登。
一起生活的这些年,虽然多有龃龉,但养母始终是记挂着方登的。
养母去世后,方登难过了很久。
为自己的远行,也为自己这些年,对养母的误解。
大三那年,方登意外怀孕。
男友劝她把孩子打掉,但她坚持把孩子生下来。
男友见方登坚持己见,干脆打起感情牌:
“女人生了孩子,青春就结束了,我不想让你做这么大的牺牲。”
方登却淡淡地说:
“你哪知道什么叫牺牲啊。”
经历过生死的人,更懂得尊重生命。
尤其曾经被亲人“放弃”过,方登更是不愿随便帮亲生骨肉,决定生死。
成了单亲妈妈后,方登向养父诉说了自己在地震时的遭遇。
关于母亲的“救弟弟”,关于自己的不告而别,关于这些年的恨。
想起刚过世的养母,养父流下眼泪:
“我懂,登啊,可你要记得,亲人始终是亲人啊。”
方登不知道,其实生母无时不刻,不生活在对丈夫和女儿思念中。
儿子方达在杭州找到工作后,想把母亲接到杭州。
可母亲坚持在唐山,陪着死去的丈夫和女儿。
方达劝母亲改嫁,这样有老伴照顾,生活也会轻松些。
可母亲依然拒绝了儿子的好意:
“你爸他拿命换的我,哪个男的能用命对我好呀?我这辈子都给你爸当媳妇,我一点也不亏!”
几十年过去,唐山早已有了新的铁路、超市、居民楼。
所以母亲却甘愿用一生,守着过去的记忆,不向前,不离开。
方登和生母,一个怀着对生命的珍重,保全了孩子,一个带着失去至亲的疼痛,留在家园。
地震给每个人的人生,都划开一道缺口,其中的痛和伤,用一生去治愈。
相比死亡,活着,永远是更难的事情。
正如作家林宛央所说:
有些命运,就像雷阵雨,总有人刚好陷落在那场雨里。
如果我们是那个从雨里走出来的人,请别忘了给被淋湿的人,一丝温暖,一个拥抱。
正如失去养母的方登,得到了来自养父的宽慰;
深陷在悲伤里的母亲,也需要来自女儿的陪伴与开解。
活着已经很难了,努力去拥抱那些爱着你的人,方能赋予这一生,更多的温暖与意义。
时间一晃到了2008年。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山河同悲,举国震恸。
远在国外的方登,看着一张张惨烈的照片,再也控制不住情感。
她当即收拾行李回国,加入了抗震医疗队。
在救援现场,方登遇到一对母女。
其中母亲已经被救出,女儿的腿还被压在石板下。
想保全女儿,必须把石板抬起来。
可石板上有个支柱,撑着整栋楼。
如果把石板撬开,楼层会塌陷,整个救援队都有生命危险。
想让女儿和救援队都活命,只有把女儿的腿锯掉。
救援队向母亲征求意见,母亲却仿佛没听见似的,一次次哀求救援队“想想办法”。
可时间不等人。
余震一次次袭来,每耽误一秒,都有人死去。
看着废墟里的同胞,一个个被抬上担架,母亲终于做出了沉痛的决定。
当着女儿的面,她喊来医生,为女儿截肢。
母亲何尝不知道,失去一条腿,对女儿意味着什么?
可她不能再等了,万一楼层塌陷,所有人的生命,都危在旦夕。
女儿被抬走后,母亲不停说着对不起,甚至疯了一般冲到废墟里,要把女儿的腿找回来。
看着这位绝望的母亲,方登突然明白了自己母亲当初的选择。
其实所有“薄情”背后,都有不得己的苦衷。
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自己的孩子,收到一丝半点的伤害?
人世的无常就在于,有时无论怎么做、怎么选,都无法两全。
在命运的翻云覆雨面前,好好珍惜所爱之人,便是对自己最大的救赎。
在救援队,方登遇见了弟弟方达。
这次,她终于鼓起勇气,和弟弟相认。
救援结束后,姐弟俩回到唐山。
昔日的废墟,如今已重建起高楼,而母亲还住在旧址里,不愿搬迁。
方登走进老家,房间里挂着她小时候的照片,放着她喜欢的西红柿。
母亲倚在门边,看着失而复得的女儿,泪水溢满了眼眶。
生命来来往往,迟暮与朝阳,都会被治愈。
看着阔别已久的亲人,方登终于叫出了那一声“妈”。
麦家曾说:
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更重要的是人生海海,起落沉浮,总归还是要好好活着。
因为时光的加持,会让你认清更多真相,从过往的伤痕里,习得平和与慈悲。
很多误会,解开了,就释然了;有些深情,看懂了,便能和解。
无论承受过多大的痛苦,在时间的力量下,一切终将被治愈。
豆瓣上有网友说:
“唐山人多数活的安逸、踏实,因为他们都死过一次了。”
经历过生死的人,更懂活着的可贵。
对于剧中的方登而言,母亲当年的选择,固然给她的内心,投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可当她看到亲人还活着,也看懂母亲当年的不得已,曾经的愤恨,便化成了过眼云烟。
生而于世,或许每个人,都有难以释怀的创伤。
但如果把时间拉得足够长,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伤,都是暂时的。
当你经历过更多,感受过更多,便会发现,那些无法原谅的人,其实也有诸多的不得已。
而只要放下,一切终将释怀。
点亮 “在看”,愿我们都能珍惜每一个当下,不辜负爱与被爱。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主播 | 赏新晴,视频号:赏新晴读书,公众号:听晴声(ID:sxqreading)。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