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和亮点。实现“一带一路”的经济腾飞,农业是必须率先突破的关键领域。今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高层论坛在济南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的32位官员和专家,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国际合作的新途径,共享发展新机遇。
本次论坛以“科技先行 协同发展 实现共赢”为主题,旨在搭建长期合作平台,深化与沿线国家农业科技交流,向沿线国家朋友们展示山东农业科技发展成就,联合建设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实现国际国内科技资源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各方的人才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苏丹农林部次长巴德尔丁希尔克默哈默得首先对中国政府对苏援助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山东省对苏丹农业发展和中国援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设的支持,以及省农科院提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派驻专家对苏丹农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据其介绍,在山东省农科院派驻专家支持下, 十八腔,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与苏丹国家农科院合作,审定了2个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1号和中国2号,中国1号亩产达250-300公斤,是当地棉花品种产量的7.4倍。自2014年以来,示范中心平均每年向苏丹农业部提供棉花原种100吨左右,中国1号种植面积占苏丹棉花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研发的1个玉米品种杂交种(golden 1)、2个油葵杂交种(Chinasun 1 和Chinasun 2)也先后通过苏丹国家审定,正处于推广和示范阶段。
他进一步表示,希望以“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高层论坛为契机,建立更为长期稳固的双边合作关系,希望山东省农科院继续加强对苏丹农业发展的支持,持续实施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联合研发出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创新驱动苏丹农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山东农业增加值长期居全国首位,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粮食总产居全国第3位,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加工产值约占全国1/6,出口额约占全国1/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3%,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合作,多渠道深化知识共享、技术转移、信息沟通和人员交流。中国——印尼副总理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中国——菲律宾科技合作联委会等一系列高层次合作交流活动,山东都应邀出席并就农业科技合作作专题报告。注重搭建科技合作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了多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其中山东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援建的20多个项目中综合评估为第1名,成为我国援非典范。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创新共同体。论坛期间,中埃农机装备联合研发中心、中俄国际微生态研究中心和中波园艺科技园区正式揭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乌克兰国家农业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荷兰有益昆虫科技咨询公司、俄罗斯圣彼得堡实验医学研究所、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理学院5个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了相关领域的务实合作。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