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城市热点,讯速传播!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热点关键词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城市号作者入驻/登录/注册

媒体:治霾需一辈子?我们没理由这么“等”

2017-01-07 01:01来源:编辑:轩皓宇

■ 观察家

从效果上讲,治霾当然难一蹴而就,但就紧迫性而言,治霾就得“只争朝夕”,中国直播网,努力将雾霾存在的“历史时期”缩短。

近日,“雾霾舆论场”有一种声音称,我国治霾需要30年,有的甚至说要50年,还有人说需要“牺牲”一代人……这些声音无不在昭示一个悲观的前景:治霾是一场持久战,期盼雾霾“永别”不切实际。

当然,这些数字不是空口说的白话,因为伦敦治雾霾用了30年,洛杉矶治霾耗费了50年,中国直播网,倒也符合先例。

然而,现实真的如此悲催?我们真的需要苦熬数十年?

霾的核心物质除了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还有很多属于PM2.5的工业排放物,一旦吸入人体,就可能黏附在人体的下呼吸道中,产生目前还并不十分清楚的危害。

雾霾的形成与空气的湿度、流动、降水等气象条件有关,但工业生活中的各类排放物,依然是主要因子之一。所以,治理雾霾不能只是靠天吃饭,靠时间来消解,从自身的生产活动中下手,才是关键。

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雾霾与排放息息相关,但具体与哪类排放物质有关,现在并不清楚。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雾霾的大范围产生并没有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呈正相关,出现的时间也未与工业活动高峰期呈正相关,甚至是在节能减排的趋势中逆势增长,这与伦敦、洛杉矶的雾霾特点有些不同。

因此,当前最需要考量的不是多长时间能治理好雾霾,而是导致雾霾形成的最大“嫌疑犯”究竟是什么物质。

其实,在治理雾霾方面,我们国家已经拥有了许多良好的先决条件,比如,现代的治霾技术、理念等;在能源的使用方面,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二氧化碳、硫化物的排放总量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而且,我们有着伦敦、洛杉矶的前车之鉴。

中国科协副主席秦大河之前就曾说过:雾霾天气消耗要取决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想30年太久,三五年也不现实,我们需要一定的历史时期”。

而要缩短这个“历史时期”,在治霾力度上绝不可马虎。刮骨疗毒,容不得假把式。前不久财政部发布《关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检查典型案例的通报》,公布对9个省(区、市)2013至201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结果,发现上亿治霾资金被挪去发工资搞招待。这显然是对治霾按“快进键”的阻碍,也必须尽早消弭。

我们没有理由等待“一代人的一辈子”才能治理好雾霾,只要踏踏实实搞清楚雾霾背后的“元凶”,对症下药,也将铁腕治霾的高压态势延续,消除雾霾就不会绵绵无期。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3 城市头条 ChengShiTouTiao.Com(城市头条有限公司) | 投稿/撤稿公邮:news@newsgo.com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城市头条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备案号:吉ICP备20200080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