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长红村的范运娣怎么也没想到,26年前,为补贴家用,出去做保姆帮雇主照顾幼子“扁头”,岂料雇主突然不辞而别,于是她把“扁头”当成亲生子抚养多年,结下了一世的母子情缘。
由于当年没有合法收养手续,“扁头”至今未上户口,这成为范运娣现在最大的“心病”。“搵工、结婚都要户口,他以后怎么办?”
结缘:为赚菜钱当起保姆
昨日上午,气温骤降。满头白发的范运娣,穿着绣花棉袄坐在门前,慈眉善目,说话带着浓重的客家口音。早已儿孙满堂的她,中国直播网,除了视力模糊、略有耳背,身体还很硬朗。
提及天命之年,意外收获幺儿“扁头”,范运娣爬满皱纹的脸绽成花。陷入回忆,打开话匣,偶尔摆摆手,“记不得了!”
一段尘封26年的往事,就此重新开启。
26年前,50岁的范运娣在长红村以务农为生,丈夫在橡胶厂做工人,每周回家一次,5个子女外出打工,闲时才回家帮忙干农活。
大孙子诞生后,范运娣一边耕田,一边帮忙带孙子。
一个街坊向她介绍,一对夫妻有个七八个月大的儿子想请人照顾。“一个也是带,两个也是带,我赚点菜钱也好!”范运娣心里打着小算盘,征求家人同意后,当起“扁头”的保姆。
“扁头”是范阿婆给雇主儿子取的小名,只因这个婴儿睡觉时头型没睡好,有点扁。这个绰号随后一直陪伴他成长。
有关雇主“夫妻”的更多信息,范阿婆并不了解,只知道雇主陈先生在市区开档口,生意不错,“陈太太”苏女士每月支付范阿婆几十元,把“扁头”寄存她家,同吃同住。
意外:雇主突然不辞而别
最初,苏女士隔三岔五来看“扁头”,每月工钱按时支付。但后来隔很久才来一次,且不再准时支付工钱“她说以后有钱了,再一起给”。
范阿婆没有计较,仍悉心照顾“扁头”,即使自掏腰包贴钱,“养久了有感情,当自己个仔!”
一年多过去了,雇主“夫妻”突然和范阿婆断了联系,杳无音信。范阿婆回忆,“我心里想应该是出了什么事情吧,不可能不要自己的亲生仔”。
范阿婆家境并不宽裕,没有多余精力再照顾一个年幼的男孩,当时有村民劝她把这个男孩送人。
“以后他父母找到我,管我要孩子怎么办?”虽然没有和雇主签雇佣合同,淳朴的范阿婆心里牢记着自己许下的口头承诺,“照顾好‘扁头’”。看着“扁头”红扑扑的小脸蛋,听着他咯咯的笑声,范阿婆怎么也不忍心送人。
范阿婆把“扁头”当做自己的幺子抚养,视为己出。“我有粥他食粥,我有饭他食饭”。
步入上学年龄,尴尬问题出现:“扁头”没有户口。范阿婆咬咬牙交了赞助费,“扁头”才勉强得以进了长红小学读书。
读到小学三年级,考虑家庭经济条件,“扁头”主动辍学,“继续读书也没有学位,无法升学”。
认亲:孩子最终选择养父母
通过街坊牵线,在“扁头”十四五岁时,范阿婆联系上“扁头”的生父陈先生。“我不停地打电话给他”,范阿婆说,陈先生终于答应将“扁头”接回家。
陈先生告诉范阿婆,自己和“扁头”的生母是婚外情,自己另有家室,有一女儿,因生意失败,“扁头”的生母离开他,不知去向。
关于住址等更多信息,陈先生不愿详细告知。“我问他住哪,他说住在广州”,范阿婆苦笑。
送走“扁头”不到一周,范阿婆干完农活回家,远远见到“扁头”在自己门前徘徊。“我想回家!”他委屈表示不习惯生父家的生活,偷偷跑回范阿婆家。
心软的范阿婆于是和陈先生商量,将“扁头”留在身边,继续抚养成人。
做裁缝学徒、开电瓶车、装网线……早早辍学的“扁头”,没有太多文化技能,也没有户口,无法去正规工厂上班,中国直播网,只能四处打散工维持生计。
心结:盼早日解决户口问题
让范阿婆欣慰的是,“扁头”平时一有空,就回家探望她,捎上奶粉和麦片等礼品,陪范阿婆唠嗑、吃饭。
“扁头”何时能解决户口问题,不再成为“黑户”,是范阿婆长久的一块“心病”。
范阿婆去政府部门多次,工作人员告知,如果要办户口,亲生的需提供出生证明,领养的则需办合法的领养手续。范阿婆只得失望而归。
按照收养的合法程序,有5个子女的范阿婆,并不符合合法收养的条件。
“扁头”今年27岁,人生之路还很长,未来不仅要找工作,还要结婚生子,以后的孩子也需要上户口,解决户口成燃眉之急。
“个个成家,剩他一个,让我放心不下,每次回来问他什么时候带女朋友回家,他就说没户口不好找女朋友……”范阿婆叹着气,转头望向南都记者,眼里满怀期待,“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扁头’解决户口?”
“这么多年,我们早把他当做家庭一分子。”三哥陈先生说,自己对这个弟弟很严,生怕他学坏,小时候见到他和不三不四的社会人士一起,都会严厉制止,导致“扁头”至今见他都要怕三分。前段时间,三哥生病,“扁头”得知后,天天跑去看三哥,甚至借钱购买营养品。
陈先生表示,家里新建七层楼房,其它层均已对外出租,唯独留下一层给“扁头”,“他只要回来,都有地方住”。
他盼望能尽快解决“扁头”的户口,“村里的福利都可以不要,只要给他个身份”。
嘉禾街道办负责人昨日表示,“扁头”的户口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先掌握相关情况后,再联合多部门协调解决,目前会关注跟进此事。
(线索提供:佚名200元)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