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头条!城市大事,最早发现!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城市头条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城市号入驻

房地产政策嬗变从经济政策到民生政策

2016-12-23 12:09来源:编辑:轩皓宇

  远观经济

  房地产首要的是民生政策,人应该有房子住,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惜在过去10多年,房子成了创收和稳增长的工具。

  在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上,抑制房地产泡沫被列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之一,再次被提及。

  会议提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是实现住有所居的重大民生工程。”需要提及的是,在去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到房地产,主题是“去库存”,而现在则将房地产视为“重大民生工程”。笔者认为,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不在“抑制房地产泡沫”,而在于让房地产告别经济政策,回归民生和社会政策的基本属性,这无疑是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巨大变化。

  长期以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在稳增长和地方政府创收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至于形成了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每次经济下行,中国直播网,房地产都首当其冲,成为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首要工具。同时,土地出让金也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很多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甚至超过了50%。

  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一方面导致房地产行业的种种乱象,同时,随着房价的上涨,房子也逐渐脱离了居住的基本功能,成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工具。在这种思维下,中国房地产承担了过多脱离房子基本功能的“任务”,使得中国的房地产政策越来越偏离主题。

  为什么要盖房子,为什么要买房子,这些几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房地产政策过于“经济化”和功利化而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的大问题。当房子偏离了“居住”的主题,房地产就会走上歪路。过去多年,各界人士不断呼吁不要把地产政策定位为经济政策,而更应定位成社会政策和民生政策。但由于过去多年来,我们偏离这个主题太远,导致房地产政策纠偏的任务很重。

  要让房子回到那些需要住房的人的手里,这需要中国房地产制度的重构。而房地产政策从“经济政策”回归到“民生政策”,是制度重构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房子不再成为稳增长的工具和地方政府创收的手段,房地产市场才有可能真正健康,房子才有可能回归居住的本质。

  当然,要抑制房地产泡沫,让房子真正成为“住的”而不是“炒的”的关键,在于中国房地产制度的重构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早在2013年的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中国房地产长效机制和制度建设的框架体系,要处理好住房建设上的“四大关系”,包括: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特别是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明确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

  而这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围绕住房的居住属性,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分类调控,地方为主,金融、财税、土地、市场监管等多策并举,中国直播网 ,形成长远的制度安排,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笔者认为,中国房地产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的框架基本建立。未来将以居住功能为出发点,以市场和政府各自的定位为基准,在土地制度、住房信贷制度、税收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以及交易制度等方面构建起合理的、能够满足老百姓基本居住需求的制度体系,房地产将告别“增长工具”,而成为真正的民生产业。

  未来长效机制的出发点是民生,是居住功能,对市场和政府在住房问题上的定位和边界应给予明确界定——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房地产首要的是民生政策,人应该有房子住,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惜在过去10多年,房子成了创收和稳增长的工具。回归到“民生”,这是一次重大的制度纠偏。

  马光远(经济学者)

特别声明:本文为城市头条城市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城市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城市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城市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mp.chengshitoutiao.com。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6-2023 城市头条 ChengShiTouTiao.Com(城市头条有限公司) | 投稿/撤稿公邮:news@newsgo.com

城市头条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城市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城市头条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城市头条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城市头条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吉ICP备2020008037号-11